法語原著ESSAI SUR L’ARCHITECTURE CHINOISE是一部作者未署名、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更從未出版過的作品手稿,分為上下兩冊,由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這部以繪圖為主的18世紀法語手稿卻有著大部頭著作才有的名稱——《論中國建筑》。身在中國為清代皇室服務(wù)的法國耶穌會士主編者通過這部畫冊展現(xiàn)并介紹了色彩斑斕、雕梁畫棟的中國建筑藝術(shù),而后將其傳遞回了他的家鄉(xiāng)法蘭西,讓遠在歐洲的讀者們更好地了解那個亭閣峙立的東方。18世紀正是中國文化、藝術(shù)和思想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的時代,正沉浸在那場著名的“中國熱”當中的歐洲如饑似渴地想要了解大陸另一端的古國。在那個時代,西方介紹和研究中國的著述浩如煙海,這兩冊水粉繪圖手稿只是大海中的涓滴而已。然而,恰是從這一涓滴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眾多寶貴的歷史信息,而且可以一窺那個劇變前夜的歷史舞臺上的中國與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