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殷光熹文集 第3卷:楚辭論叢

殷光熹文集 第3卷:楚辭論叢

殷光熹文集 第3卷:楚辭論叢

定 價:¥103.00

作 者: 殷光熹
出版社: 云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東陸書院文叢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8224976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殷光熹文集(第3卷 楚辭論叢)》收入作者殷光熹從1978年至2014年問所寫的有關(guān)楚辭學方面的論文六十二篇。主要內(nèi)容包括:屈原思想研究、《楚辭》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藝術(shù)形式及其價值所在,有關(guān)楚辭學方面的專題研究、作品考辨與品評,宋以前的《楚辭》研究史,《楚辭》傳播與影響研究,《楚辭》研究方法論等。

作者簡介

暫缺《殷光熹文集 第3卷:楚辭論叢》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楚辭思想藝術(shù)研究
屈原思想流派辨
從《天問》看屈原的歷史觀
生與死:“美”的頌歌和悲歌——論屈原的生死觀
從《思美人》看屈原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
楚辭的歌節(jié)變化及其特點
楚辭在藝術(shù)形式上的地域特色
《離騷》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統(tǒng)
《離騷》“修”字例釋
重新解讀《九歌》中的某些人稱及其歸屬問題
《惜往日》“疑點”辨析
《天問》題名考辨
試論《天問》的藝術(shù)特色
《天問》結(jié)構(gòu)的獨特性
《招魂》四題
《大招》探
《楚辭·漁父》考論
堅守人格死何懼
《天問》篇名題義考
屈原的愛國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劇結(jié)局
關(guān)于“秦破郢都”說的來龍去脈
屈原“人溆浦”的前后經(jīng)歷和心聲——《涉江》解讀及評議
屈原對時間、生命的關(guān)注和傾訴
略論綜合研究法——以楚辭研究為例
《離騷》是屈原心靈歷程的吟唱
《遠游》是屈原晚年之作
楚辭傳世精品賞析
離騷
九歌·湘夫人
九歌·東君
九歌·少司命
九歌·河伯
九歌·國殤
九章·涉江
九章·哀郢
九章·思美人
招魂
大招
九辯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名句賞析
楚辭傳承影響研究
學古出新傳揚楚騷——《招隱士》解讀和審美
兩漢時期的楚辭評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楚辭評論-
繼承屈原精神重奏楚騷遺響——從南宋詞作和楚辭研究看屈原的影響
試論屈賦對辛詞的影響——論屈賦與辛詞之
辛詞中回蕩著騷人的靈魂——論屈賦與辛詞之二
騷人的審美情趣——論屈賦與辛詞之三
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辛詞與屈騷的關(guān)系——論屈賦與辛詞之四
說“騷體詞”
劉熙載楚辭論初探
魯迅論楚辭
屈原二題
悲秋之祖 賦家之圣——略論宋玉作品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盛世凱歌響徹云霄——參加2007首屆中國.溆浦屈原文化節(jié)暨屈原理論研討會有感
梅花象征民族之魂——騷體長詩《荊州梅賦》讀后
關(guān)于賦的研究利用和賦體創(chuàng)作問題的思考
人中高士 賦中名篇——略論趙壹其人其賦
回顧與展望
新世紀楚辭研究仍有廣闊的天地——關(guān)于建立楚辭研究系統(tǒng)工程和楚辭學體系的初步設(shè)想
不重虛名 但求務(wù)實
回顧與展望——在中國古代文學“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討論會上的發(fā)言
姜亮夫先生的文化貢獻及其他
“眼瞎心亮”幸結(jié)“雙瓜”——杭州大學楚辭進修班往事憶
異國他鄉(xiāng) 情系故鄉(xiāng)——從幾件事看姜亮夫先生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
向姜亮夫先生學習和致敬——在紀念姜亮夫先生誕辰11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上的講話
卷末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