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散文隨筆外國散文隨筆論三國人物(精)

論三國人物(精)

論三國人物(精)

定 價:¥38.00

作 者: 方詩銘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叢編項: 大家小書
標 簽: 歷史 歷史隨筆

ISBN: 9787200120769 出版時間: 2016-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3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三國時代是一個風云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我們所熟知的時代。然而,我們對這一時期歷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往往來自《三國演義》,因此與歷史上的實際情況相距甚遠。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jù)現(xiàn)存史料,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墩撊龂宋铩返淖髡叻皆娿懴壬D通過詳密的史料辨證,去掉這些歷史人物形象上的迷霧,為讀者呈現(xiàn)一幅真實的三國英雄群像,這是非常難得的。

作者簡介

  方詩銘(1919—2000),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長期從事中國中古史的研究。1945年畢業(yè)于齊魯大學歷史系,師從顧頡剛、陳寅恪、錢穆等史學大師。曾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兼任《史林》主編等。主要著作及古籍整理成果有《上海小刀會起義》(1965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1981年,合著)、《中國史歷日和中西歷日對照表》(1987年,合著)、《〈冥報記·廣異記〉輯?!罚?992年)、《曹操·袁紹·黃巾》(1996年)。

圖書目錄

前記
(一)董卓興起于“邊鄙”的涼州
(二)“安危定傾”
(三)董卓與涼州軍事集團
(四)董卓之死
(五)呂布在并州的早年生涯
(六)呂布與并州軍事集團
(七)呂布的最后
(八)“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九)作為“游俠”之士的曹操
(一○)曹操與袁紹為首的政治集團
(一一)“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一二)曹操據(jù)有兗州
(一三)“規(guī)大河以南以待其變”
(一四)曹操保衛(wèi)兗州的戰(zhàn)爭
(一五)曹操再次保衛(wèi)兗州的戰(zhàn)爭
(一六)曹操與袁紹的矛盾和激化
(一七)“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八)“黃巾余眾”郭泰即“郭大賢”
(一九)“白波賊帥”楊奉
(二○)《三國志》為什么不寫丁沖
(二一)以臧霸為首的“泰山諸將”
(二二)世族、豪杰、游俠——袁紹的一個側(cè)面
(二三)袁紹在冀州
(二四)袁紹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割據(jù)者
(二五)袁紹是如何覆滅的
(二六)公孫瓚“文武才力足恃”
(二七)割據(jù)幽州的公孫瓚
(二八)公孫瓚與“商販庸兒”
(二九)公孫瓚在袁紹和當?shù)睾雷宓倪M攻下失敗
(三○)袁紹與“黑山賊”張燕
(三一)張燕窺伺袁紹的冀州
(三二)袁紹、張燕爭奪冀州的戰(zhàn)爭
(三三)“氣俠”之士袁術
(三四)袁術與孫堅
(三五)袁術、曹操的封丘之戰(zhàn)
(三六)“袁術至于此乎”
(三七)“輕狡”之徒孫堅
(三八)孫堅軍事力量的形成
(三九)孫堅與袁術
(四○)孫堅之死
(四一)“明果獨斷”“勇蓋天下”
(四二)孫策與袁術
(四三)“精兵之地”與“丹陽兵”
(四四)丹陽成為孫策平定江東的根據(jù)地
(四五)孫氏父子與會稽大姓強族
(四六)魏滕和虞翻
(四七)吳郡“四姓”與會稽“四族”
(四八)魯肅的早年生涯
(四九)周瑜與孫吳建國
(五○)周瑜與赤壁之戰(zhàn)
(五一)“劉備寄寓,有似養(yǎng)虎”
(五二)“梟雄”劉備
(五三)劉備與公孫瓚
(五四)劉備被擁戴為徐州牧
(五五)“爭盟淮隅”的失敗
(五六)諸葛亮的家世
(五七)“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五八)諸葛亮為什么選擇劉備
(五九)《隆中對》
(六○)關羽其人
(六一)關羽與荊州之失
(六二)劉備與關羽
(六三)諸葛亮與法正
(六四)龐統(tǒng)、法正與劉備
(六五)馬超及其在蜀的處境
(六六)李嚴與諸葛亮
(六七)“明惠若神”“慧心大悟”
(六八)“浮華”與何晏
(六九)何晏是曹爽的“腹心”嗎
(七○)高平陵政變中的何晏
【前言】
方詩銘先生和《論三國人物》
方小芬
方詩銘先生是著名歷史學家,1919年9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5年畢業(yè)于齊魯大學歷史系,師從顧頡剛、陳寅恪、錢穆等史學大師。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兼任《史林》主編等。長期從事中國中古史研究,相關主要著作有《曹操·袁紹·黃巾》《三國人物散論》《論三國人物》等。
方先生研究中國古代史,將重點放在中古這一時期,即從秦漢到魏晉,應該說,這開始于在齊魯大學就讀時。求學期間,先生就在當時的著名刊物《東方雜志》上發(fā)表了《火浣布之傳入與昆侖地望之南徙》《朱應康泰行紀研究》《西王母傳說考》等文,探討的是中西交通史方面的問題。如《火浣布之傳入與昆侖地望之南徙》一文,“火浣布”即石棉,以能用火去除布上的污穢而得名,常理布遇火即化為灰燼,而此布遇水不濕,遇火不燼,頗為神奇,由此而產(chǎn)生了許多傳說。火浣布來自大秦,在《山海經(jīng)》《博物志》《穆天子傳》等書中都有記載。它是怎樣傳到中國來的,眾說紛紜。先生依據(jù)《山海經(jīng)》《博物志》《海內(nèi)十洲記》《三國志》《抱樸子》《洛陽伽藍記》等古籍,并參考了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等研究成果,論證了火浣布傳入中國的時間和路線,由于海陸兩路傳入的記載、傳說互為混合,引起了關于昆侖傳說的南徙?!吨鞈堤┬屑o研究》則是研究三國時期與南海諸國的關系,《梁書·海南諸國傳》云:“海南諸國大抵再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及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經(jīng)及傳聞則有百數(shù)十國,因立記傳。”所引資料更為廣博,涉及《史記》《漢書》《后漢書》《梁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選》《南史》等。這些論文廣征博引,邏輯嚴密,顯示了先生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功力。這些研究成果很受學界重視,至今仍被相關學者引用。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方詩銘先生開始專注于研究從東漢末年,中經(jīng)三國鼎立到西晉的這段歷史。最初是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史林》等刊物上連續(xù)發(fā)表系列性的文章,如《世族·豪杰·游俠——從一個側(cè)面看袁紹》《曹操與“白波賊”對東漢政權的爭奪》《曹操起家與袁曹政治集團》《從士兵來源看曹操軍事力量的發(fā)展及其衰落》《孫堅軍事力量的形成壯大及其爭奪荊豫兩州的戰(zhàn)爭》等,1995年全面整理修訂成《曹操 ·袁紹 ·黃巾》一書,后又撰寫了專著《三國人物散論》,對史料進行新的發(fā)掘和考證。
《論三國人物》是以研究三國時期重要人物為線索的著作。方先生整理了三國史研究過程中所寫的關于人物的論文和札記,并對若干人物做了評述。先生在“前記”中說,研究三國人物的想法來自于他的老師——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顧老曾設想從史學研究的角度寫一部《三國演義》,終因工程過大而未能實現(xiàn)。因而方先生有了新的設想,研究《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根據(jù)史料“還其本來面目”,使通俗演義里的人物更接近歷史真實。
對于中心人物曹操,先生定義為“中國中古時期杰出的政治家”。研究的角度,也是以政治家為核心。東漢末年是一個動亂的年代,王朝統(tǒng)治危機四伏,災難空前,根源是宦官控制朝政。先生以為曹操是“社會上層的游俠”,其最高準則為“以救時難而濟同類”,所謂“救時難”指反對宦官的斗爭,“同類”指參加反宦官斗爭的人們。在復雜的形勢下,曹操解決了來自外部和內(nèi)部的危機,在丁沖、鐘繇的協(xié)助下,利用楊奉“奉天子以令不臣”,奠定了統(tǒng)一北部中國的基礎。該書首先探討了董卓的興起和覆滅、并州軍事集團的形成,以及袁曹的聯(lián)合。其次,論述曹操,包括兩次保衛(wèi)兗州的戰(zhàn)爭。再次,探討雄踞河北的袁紹,袁曹矛盾的激化,與公孫瓚的爭奪。書中還研究了袁術、呂布、孫堅、孫策、周瑜、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物。該書的特點是切入點新。如寫曹操、袁紹等人物,著重寫其性格中的“游俠”一面,而同為“游俠”,層次有高低,氣質(zhì)有相異;有“氣俠”“輕俠”之分,也有機靈、魯莽之別。先生對三國時期人物的研究,是在深入了解這一時期世態(tài)民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綜合性研究,每一個研究對象,都追溯家世,厘清其來龍去脈,介紹當?shù)氐纳鐣攸c,交代其在政治集團中的地位、影響,以及個人性格、氣質(zhì)、嗜好,與他人的關系、恩怨等,使人物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更加鮮活。如袁紹曾經(jīng)為曹操親征呂布,收復兗州,這是袁曹關系中袁紹有恩于曹操的重大事件,也是袁曹日后翻臉而曹操有虧于袁紹的大事。陳琳在著名的討伐曹操的《為袁紹檄豫州》一文中曾記錄了此事,“幕府(袁紹)惟強干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響振,(呂)布眾奔沮,拯其(曹操)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但《三國志》中對此卻無任何記載。方先生對此事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從當時情況來看,陳琳為袁紹所作的這篇檄文,凡所列舉的基本是事實,特別是袁紹親征呂布這樣的大事,陳琳不可能也不應該虛構(gòu),否則將是有利于曹操而不利于袁紹,這是袁紹不能同意的?!度龂尽酚性S多地方在為曹操隱諱。又如論及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就是從研究兩人的家世入手。諸葛亮和劉備皆出身寒微,政治上彼此共通,他們的結(jié)合并非偶然。人們熟知的“三顧茅廬”以及《隆中對》,就是在諸葛亮和劉備政治結(jié)合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通過分析研究三國時期的人物,更清晰地反映出整個時代的風云變幻,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狀態(tài)開拓了思路。
方先生把東漢末年稱作“群星燦爛的時代”,一個個歷史人物在先生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他甚至能與這些歷史人物共同思想,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的喜怒哀樂。先生對學術研究的投入、對史料的理解和駕馭,使他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吾人今日可依據(jù)之材料,僅為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殘余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jié)構(gòu),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這是陳寅恪先生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所說的,方詩銘先生多年來一直以此自勉。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末,60年學術生涯中先生研究的領域涉及歷史學、古典文學、考古學、年代學、版本學等諸多方面,并將此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