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化學固態(tài)電化學

固態(tài)電化學

固態(tài)電化學

定 價:¥168.00

作 者: 楊勇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電化學叢書
標 簽: 電化學工業(yè) 工業(yè)技術 化學工業(yè)

ISBN: 9787122276032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開本: 16K精 頁數(shù): 4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固態(tài)電化學學科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主要關注固體中電化學反應過程及其相關材料構效關系。本書主要介紹固態(tài)電化學所涉及的物理、化學與材料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實驗研究方法,體系應用及其今后發(fā)展趨勢。全書共分為12章,內(nèi)容包括固態(tài)電極/電解質(zhì)材料合成方法(包括相關的實驗方法和技術)、固態(tài)材料結構分析、固態(tài)材料中的缺陷化學、固態(tài)電子結構與電子電導、固態(tài)離子輸運過程及其特性、無機離子導體材料、聚合物電解質(zhì)、離子嵌入脫出反應、氧離子導體及混合導體、材料物理與化學性質(zhì)的計算機模擬、固態(tài)電化學研究方法(包括一些新型的表征技術等)。本書可供相關學科科研與技術研發(fā)的科研工作者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瘜W、物理、材料、化工、能源、環(huán)境等學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楊勇,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電化學,材料物理化學與表面物理化學。近年研究工作主要側重在研究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其表面性能、納米半導體與納米電極材料、復合聚合物電解質(zhì)材料及其電極/電解質(zhì)固/固界面性能的研究。目前主持在研承擔國家973計劃課題及國防973子專題等多項科研項目。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參考文獻6第2章固態(tài)電極/電解質(zhì)材料制備方法與技術 2.1氣相制備法82.1.1化學氣相沉積法82.1.2磁控濺射法122.1.3原子層沉積法142.2液相制備法162.2.1溶膠凝膠法162.2.2水熱/溶劑熱合成法202.2.3共沉淀法232.2.4熔鹽生長法252.3固相制備法262.3.1粉末固相法262.3.2燃燒法272.3.3機械合金法282.4球形顆粒制備方法292.4.1絡合沉淀生長法302.4.2噴霧干燥造粒法312.5相關實驗技術332.5.1高溫技術332.5.2氣氛控制342.5.3分離與純化技術35參考文獻36第3章固態(tài)材料結構基礎 3.1晶體的對稱383.1.1對稱要素393.1.2對稱要素組合定理和點群、空間群423.1.3晶體定向和符號463.1.4空間格子483.2晶體化學513.2.1化學鍵513.2.2緊密堆積原理533.2.3鮑林法則543.2.4常見結構現(xiàn)象553.2.5晶體場理論573.3晶體結構603.3.1典型晶體結構603.3.2常見鋰電池材料相關晶體結構783.4X射線衍射技術863.4.1連續(xù)X射線和特征X射線863.4.2X射線衍射波長的選擇923.4.3倒易格子和反射球963.4.4影響X射線衍射強度的各種因素983.5結構表征1013.5.1X射線物相分析1013.5.2粉末衍射圖譜的指標化1023.5.3空間群的確定1063.5.4粉末X射線衍射法晶體結構的測定1103.5.5CIF數(shù)據(jù)文件113參考文獻116第4章缺陷化學基礎及其應用 4.1引言1184.1.1缺陷形成能1184.1.2缺陷的分類1194.2點缺陷的分類和表示方法1204.2.1本征缺陷1204.2.2非本征缺陷(雜質(zhì)缺陷)1214.2.3非化學計量缺陷1224.2.4缺陷締合與缺陷簇1224.3點缺陷的表示方法1234.3.1克羅格-明克符號1234.3.2缺陷反應式的書寫原則1244.4固溶體及補償機制1254.4.1離子補償機制1264.4.2電子補償機制1284.5缺陷濃度的影響因素(分壓、摻雜等)1304.5.1缺陷的形成與平衡1304.5.2本征缺陷的缺陷反應與平衡1304.5.3摻雜對缺陷濃度的影響1314.5.4分壓對缺陷濃度的影響1324.6缺陷表征方法1334.6.1X射線粉末衍射(XRD)1344.6.2密度測量1354.6.3熱分析技術(DTA/DSC)1364.6.4電子自旋共振1364.6.5電子顯微技術1374.7電化學相關材料中缺陷結構的分析實例1384.7.1LiFePO4正極材料的缺陷化學1384.7.2FePO4的缺陷化學139參考文獻140第5章固態(tài)電子結構和電子電導基礎 5.1能帶的概念1415.2金屬、半導體、絕緣體、半金屬、half-metal1445.3材料中原子的相互作用力、雜化軌道1455.4電子有效質(zhì)量、電子狀態(tài)密度1495.5費米能級、費米分布函數(shù)1515.6Jahn-Teller效應1525.7電極材料中電子電導的經(jīng)典理論1535.8玻爾茲曼方程和金屬電導1555.9納米材料的特性、非晶體、玻璃碳1565.10表面電子態(tài)和界面態(tài)1585.11鐵磁性、反鐵磁性和亞鐵磁性1595.12典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子結構1605.12.1LiCoO2(R3-m)材料1615.12.2LiMn2O4(Fd3-m)材料1635.12.3LiFePO4(Pnma)材料1655.12.4Li2FeSiO4(空間群P21/n)材料1675.13典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導169參考文獻171第6章固態(tài)離子輸運過程及其特性 6.1擴散的概念——布朗運動與擴散1736.2描述擴散的理論模型Fick定律1746.3固體中原子/離子擴散過程的基本分析1766.4固體中離子擴散的機制1786.5擴散的類型及特點1806.6復雜體系及界面體系的離子擴散特征1826.7電子電導與離子電導的特性與區(qū)分1856.8固體中原子/離子擴散的相關因子1866.9離子擴散過程的影響因素(溫度及壓力的影響)1886.10外場作用下離子的擴散過程1896.11固態(tài)離子擴散特性及其應用1936.12離子擴散系數(shù)的測定與研究方法1946.12.1示蹤原子法1956.12.2同位素標記——二次離子質(zhì)譜法1966.12.3核磁共振技術1966.12.4直流法測定電導率及離子擴散系數(shù)2006.12.5交流阻抗方法2026.13固態(tài)材料中離子電化學擴散系數(shù)的測定204參考文獻206第7章無機固體電解質(zhì)材料及其應用 7.1無機固體Li+導體2087.1.1LISICON型固體電解質(zhì)2097.1.2NASICION型固體電解質(zhì)2097.1.3鈣鈦礦型固體電解質(zhì)2117.1.4石榴石型固體電解質(zhì)2137.1.5硫化物固體電解質(zhì)2187.1.6其它類型的固體電解質(zhì)2217.2鈉離子導體材料2227.2.1β-氧化鋁2227.2.2NASICON材料2247.2.3應用2257.3無機質(zhì)子導體材料2297.3.1固體無機酸型質(zhì)子導體2307.3.2鈣鈦礦型氧化物質(zhì)子導體2317.3.3其它材料2337.3.4應用235參考文獻237第8章聚合物電解質(zhì) 8.1引言2448.2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分類及其特點2448.3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結構及離子輸運機理2478.3.1PEO基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結構2478.3.2聚合物電解質(zhì)中離子的輸運機理2498.4全固態(tài)聚合物電解質(zhì)2528.4.1PEO體系2528.4.2離子橡膠2548.4.3其它基于E-O氧化乙烯單元的聚合物電解質(zhì)2548.5膠體電解質(zhì)體系2568.5.1增塑型聚合物電解質(zhì)2568.5.2膠體聚合物電解質(zhì)2578.6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應用2608.6.1在鋰離子電池上的應用2608.6.2在鋰空氣電池上的應用2608.6.3在電致變色器件中的應用2618.6.4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2628.6.5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262參考文獻262第9章嵌脫反應與鋰離子電池 9.1引言2669.2嵌入脫出反應熱力學2679.2.1吉布斯相律2679.2.2鋰離子的嵌入脫出熱力學2679.2.3點陣氣體模型2699.2.4影響嵌入脫出反應的因素2719.3嵌入脫出反應動力學2759.3.1離子在材料中的遷移表征2769.3.2材料中的離子自擴散2779.3.3離子濃度對擴散的影響2779.3.4化學擴散系數(shù)的電化學測定方法2809.4實用電極材料的嵌脫過程2849.4.1石墨類電極材料2849.4.2LiCoO2電極材料2879.4.3三元電極材料2909.4.4LiMn2O4電極材料2949.4.5LiFePO4電極材料2969.4.6Li4Ti5O12電極材料299參考文獻302第10章氧離子導體及其應用 10.1引言30810.2氧離子導體結構及傳輸特性30810.2.1螢石結構材料30910.2.2氧缺陷鈣鈦礦結構氧化物31410.2.3鉬酸鑭(La2Mo2O9)基氧化物32010.2.4磷灰石結構固體電解質(zhì)32110.3氧離子導體的應用32210.3.1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32210.3.2致密陶瓷透氧膜反應器32910.3.3氧傳感器333參考文獻336第11章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理論模擬 11.1材料模擬計算的理論基礎34311.2密度泛函理論34411.2.1Kohn-Sham方程34411.2.2局域密度近似和廣義梯度近似34511.2.3Kohn-Sham方程的解法34611.2.4總能量34911.3經(jīng)典分子動力學和Car-Parrinello方法34911.4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電壓平臺的計算35111.5鋰離子脫嵌過程中的相穩(wěn)定性及結構演化35311.6材料相變的理論描述35511.7電極材料的穩(wěn)定性分析35711.8電極材料中的離子遷移36011.9電極材料的結構預測方法36211.9.1結構單元網(wǎng)絡搜索方法36211.9.2用于晶體結構預測的自適應的遺傳算法36311.9.3基于材料中“結構單元”的結構預測方法366參考文獻366第12章固態(tài)電極/電解質(zhì)材料的表征技術 12.1電化學表征技術36812.1.1循環(huán)伏安(CV)法36812.1.2交流阻抗(AC)法37012.1.3恒電流間歇滴定(GITT)法37412.2光子衍射技術37812.2.1X射線衍射技術37812.2.2中子衍射技術38312.3高分辨掃描電鏡及透射電鏡技術38612.3.1高分辨掃描電鏡38612.3.2高分辨率透射電鏡技術38712.4熱分析39612.4.1熱分析方法介紹39612.4.2熱分析實驗條件選擇39712.4.3熱分析方法在鋰離子電池體系中的應用39812.5微分電化學質(zhì)譜40112.5.1DEMS介紹40112.5.2DEMS應用40212.6固體核磁共振波譜技術40612.6.1固體核磁共振介紹40612.6.2固體核磁共振在鋰離子電池材料微觀結構分析中的應用40812.6.3動力學研究41212.6.4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術41612.7掃描微探針技術41612.7.1掃描隧道顯微鏡(STM)41612.7.2原子力顯微鏡(AFM)42412.8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技術42912.8.1電化學原位紅外光譜簡介42912.8.2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簡介43012.8.3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431參考文獻435索引44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