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科學家學術資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自2014年10月起,采集工程在《中國科學報》上策劃和組織開設了“印刻”專版,每期用一個整版的篇幅介紹一位接受采集的科學家,并配以相關史料或采集工作心得,既展現(xiàn)了老科學家曲折豐富的人生故事和科研經歷,又提供了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同時也成為采集工作經驗總結和交流的平臺。截至2016年9月,專欄已刊載130期,即刊出了130位老科學家的科研人生故事。本套叢書即為上述“印刻”專版130期的合輯。第二冊收入生命科學、醫(yī)藥衛(wèi)生、農業(yè)等領域的28位科學家。其中,有自稱為“泥腿子”的小麥育種專家莊巧生院士,有致力于農業(yè)技術推廣、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藥用植物學家徐錦堂研究員,有將一生心血奉獻在肝膽外科上的國家高科技獎得主吳孟超院士,有幼年便立志研究昆蟲而在日軍侵華的國難當頭投筆從戎的昆蟲學家周堯先生……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認準一個目標,奮斗終身成大器。從他們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持續(xù)、專注的精神,也能感受到他們的赤誠愛國心,為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樹立起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