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入門中國國學常識

中國國學常識

中國國學常識

定 價:¥36.80

作 者: 曹伯韓 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叢編項: 不可不讀的文化常識書系
標 簽: 國學古籍 國學普及讀物 歷史文明

ISBN: 9787510460661 出版時間: 201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國學常識》介紹了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考證學、考古學、經(jīng)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及藝術等學術的演變,并評述了各學術派別及其代表性人物,內(nèi)容通俗流暢,要點完備,條理清晰。讀者可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形成對國學的完整概念。對年紀尚輕的大學生或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國學常識》也可以作為探索國學入門的捷徑。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曾任香港《華商報》翻譯、桂林《自學》月刊主編、昆明《進修月刊》編輯,后于桂林師范學院任教。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國學常識》、《民主淺說》、《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20余部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負責漢字簡化研究)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說
一 所謂國學
二 國學在清代
三 國學的分科
四 國學的派別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nèi)容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
七 五四以后的國故整理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一十 研究的態(tài)度及準備工作
第二章 語文
十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
十二 所謂小學
十三 六書
十四 字形的演變
十五 字義的演變
十六 訓詁學
十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fā)展
十八 方言學
十九 字音的變遷
二十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二十一 雙聲疊韻
二十二 反切
二十三 四聲
二十四 聲韻學
二十五 字母
二十六 韻部
二十七 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 古物
二十八 金石之學
二十九 殷墟發(fā)掘
三十 甲骨之學
三十一 古物與社會學
三十二 無文字的古物
三十三 古物與考證學
三十四 古物與古書
第四章書籍
三十五 傳寫本與刻本
三十六 版本之學
三十七 校讎之學
三十八 章句之學
三十九 目錄之學
四十 圖書分類法
四十一 輯佚及辨?zhèn)?br />四十二 類書及叢書
四十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
第五 章經(jīng)學
四十四 五經(jīng)、十三經(jīng)、四書
四十五 《易經(jīng)》
四十六 《書經(jīng)》
四十七 《詩經(jīng)》
四十八 三禮
四十九 《春秋》
五十十 《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
五十一 經(jīng)之傳授
五十二 今文經(jīng)學與讖緯
五十三 古今文學派的斗爭
五十四 漢以后的經(jīng)學
五十五 清代的經(jīng)學
五十六 經(jīng)學的揚棄
第六章 史地
五十七 所謂正史
五十八 正史的內(nèi)容
五十九 編年史
六十 紀事本末
六十一 別史
六十二 政書
六十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
六十四 學術史
六十五 史評
六十六 地理
六十七 歷史哲學
六十八 新史學的產(chǎn)生
六十九 新史學的業(yè)績
第七章 諸子
七十 諸子的學術派別
七十一 儒家
七十二 道家
七十三 墨家
七十四 別墨及名家
七十五 法家
七十六 兵家及其他
七十七 王充之學
七十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
七十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第八章 佛學
八十 初期的佛教
八十一 佛教的中國化
八十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
八十三 小乘諸宗
八十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八十五 中國獨創(chuàng)的大乘諸宗
八十六 佛學與儒學
八十七 因明學
八十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八十九 現(xiàn)時佛學的趨勢
第九章 理學
九十 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
九十一 周敦頤與邵雍
九十二 張載及二程
九十三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
九十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
九十五 浙東學派
九十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九十七 王陽明之學
九十八 清初各大師對于理學的批判
九十九 理學批判的最高發(fā)展
一百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chǎn)生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百零一 文學的范圍與類別
一百零二 最早的詩總集
一百零三 楚辭
一百零四 賦
一百零五 樂府
一百零六 五言詩
一百零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一百零八 唐詩
一百零九 李白、杜甫
一百一十 唐以后的重要詩人
一百一十一 詞
一百一十二 重要詞人
一百一十三 散曲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百一十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
一百一十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
一百一十六 周秦漢的散文
一百一十七 六朝文
一百一十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百一十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
一百二十 所謂古文義法
一百二十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一百二十二 八股文及對聯(lián)
一百二十三 文藝論評
一百二十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百二十五 戲曲的搖籃期
一百二十六 戲曲的成長期
一百二十七 唐以前的小說
一百二十八 宋元明的小說
一百二十九 清代的小說
一百三十 寶卷、彈詞、鼓詞
一百三十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一百三十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系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百三十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一百三十四 天文學和歷法
一百三十五 數(shù)學
一百三十六 物理學及化學
一百三十七 醫(yī)學
一百三十八 應用技術
一百三十九 科學與迷信
一百四十 藝術
一百四十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
一百四十二 音樂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