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人類智慧,是和人類特有的生存方式——既源于大自然、不能擺脫自然必然性的限制,又從來不滿足于自然現狀,不斷在人的主觀意愿指引下,在人與自然交互作用的活動中,認識著自然和自己及其相互關系,改造著自然和自身及其相互關系,不斷開拓、構建著更加適合人類生存的世界,創(chuàng)造著人類文明的歷史——相伴相隨,既是人類生存智慧的高體現之一,又是人類時代進步和文明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智慧滋養(yǎng)和思想引領。正如馬克思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同時,又因為哲學智慧是致力于對“人類的一般性質”的把握揭示,致力于對人的世界的普遍本性、客觀本質、辯證關系的歷史把握和理性揭示,致力于對存在于且越于個體人的生存智慧的理性把握,使其往往與“現實的個人”視野下的直接生活和基本的生存需要形成了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和某種張力。從而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不斷上演著智者思想理想追尋的“孤獨之苦”同眾生生活追尋的“盲目之苦”的分離、相遇、相知、碰撞、開新的曲折、壯闊的歷史悲喜劇,以及人類的理論理性、實踐理性交互推進的歷史辯證法。這其中就內涵著,集中著“人民的美好、珍貴和隱蔽的精髓”的哲學思想智慧,如何“不僅從內部即就其內容來說,而且從外部即就其表現來說,都要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的問題,即源自大眾實踐智慧的哲學,如何轉化為影響提升大眾生活實踐的思想觀念、思想方法和價值目標的觀念自覺,使現代無產階級即大眾繼續(xù)“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不斷形成自覺反思批判和越自身生存不合理狀態(tài)的意識和能力,實際地提升實踐方式手段,不斷消除生存的異化狀態(tài),自覺追求和實現人的解放。這個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下簡稱哲學)的大眾化過程,即哲學理論同大眾實踐辯證互動的歷史過程。也就是解放的“頭腦”觀照、參與、反思、引領解放的“運動”的實現過程,是一個客觀的、辯證的、自主自覺實踐推進的復雜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