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一部充滿瑰麗的想象力的中國先秦古籍,主要記述了中國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等,被以為是一部富有神話色彩的*古地理書。著名學者袁珂先生曾評論《山海經》為:“匪特史地之權輿,亦乃神話之淵府”?!渡胶=洝分心亲杂杀挤诺南胂罅凸妍惼嫣氐纳裨拏髡f,對當下的兒童來說,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更是一份難得的傳統(tǒng)文學的滋養(yǎng),但如果不翻譯,兒童是看不懂《山海經》的。就算翻譯了,你也會發(fā)現?!渡胶=洝防锏纳裨捠邱g雜的、零碎的,無厘頭的,缺少一個完整的故事來吸引兒童閱讀。童話作家蕭袤一直癡迷于《山海經》這部著作,家中的《山海經》已經被他翻閱的卷了角,書中的那些好玩又奇特的神話傳說和怪獸形象誘發(fā)了蕭袤為孩子們寫關于《山海經》的童話的想法。《童話山海經》中的童話故事經由作者的講述,把當代中國兒童的現實生活,巧妙地融入童話的幻想之中,把現實與虛構、當下與傳統(tǒng)、古典與現代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寫出一個個新故事。故事的酵母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來自《山海經》,還包括其他神話、民間故事、鄉(xiāng)里傳說,材料是當代兒童的現實生活,或者說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或童話家的觀察與思考,積累與沉淀,愿望與幻想。譬如,《巴蛇》的故事來自于《山海經·海內南經》中“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這句話的啟發(fā),加入作者的理解和想象后,變成了一篇幾千字的韻味深遠的童話?!敦Q亥》中把《山海經》中提到的神話人物豎亥引入到了現代生活中,變成一個仍在用步子丈量世界的童話人物?!锻捝胶=洝分械耐捠怯性搭^活水的創(chuàng)造,也是在繼承古代中國人瑰麗想象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造,是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致敬之作,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些從中華民族淵深的根部得來的聯想和想象,是我們當今的中國特別需要的,起碼,這樣從中華本土開辟題材的路子,是今天大家的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