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夠利用工具和技藝打造越來越精美的物品,為什么那些粗糙、簡陋的風格并沒有淡出藝術臺? 美學史上不乏“拙”的身影。非洲雕塑的制作不為取悅人,那些雕塑被賦予的含義和實用性就足以讓它自身成為藝術,直到西方的現(xiàn)代藝術家用新的目光來審視它。雄踞西方美術史的寫實藝術在19 世紀地位開始受到威脅,一批批前衛(wèi)藝術運動當中,畢加索、馬蒂斯等畫家用稚拙的筆觸傳達出別樣的視覺哲學—“我 畫的不是那張桌子,而是畫它傳遞給我的情緒?!瘪R蒂斯說。這種“稚拙”的繪畫技巧早在中國宋代就出現(xiàn)了,寫意畫家梁楷的得意手法就是典型,而日本的wabi-sabi 美學歌頌不完美,形成自己一套哲學,與奢靡華麗之風抗衡數(shù)個世紀。要論技術上的“拙劣”,還可以看色塊畫家、行動派畫家、波普藝術家,簡單地填充或潑灑顏色、復制與拼湊素材—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嗎? 在本書聚焦的當代平面設計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拙”視覺—原始的肌理、粗糙的材料、笨拙的線條、不相配的用色、看似毫無講究的構圖,等等。這些不為美而美的勇敢探索,的確很有趣,也不禁讓我們思考“俗”與“雅”的界線、藝術和設計還可以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