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引言 1
1.1 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因素 2
1.2 電動汽車是汽車技術發(fā)展的需要 4
1.3 本書的目的 4
1.4 章節(jié)概要 6
第2章 汽車電氣化史 9
2.1 現代蓄電池的歷史 11
2.2 電氣工業(yè)的出現 14
2.3 早期電動汽車的發(fā)展 14
2.4 現代汽車的電氣化 17
第3章 基本術語 23
3.1 汽車行業(yè)的術語 23
3.2 電網術語 28
3.3 電池行業(yè)術語 28
第4章 電池組的設計標準和選擇 37
4.1 歐姆定律和基本的電池計算 40
4.1.1 計算電池組所需的電池單體數量 42
4.1.2 計算電池組的能量和容量 43
4.1.3 計算電池組壽命終端時的能量 45
4.1.4 計算系統(tǒng)功率 46
4.1.5 最大持續(xù)放電電流 48
4.1.6 計算充電電壓 48
4.2 將客戶需求轉換為電池組設計 48
4.3 功率與能量的比值 50
4.4 電網用電池系統(tǒng)的計算 51
4.5 計算公式總結 51
4.6 小結 52
第5章 電池組的可靠性設計與維護設計 55
5.1 可靠性設計和維護設計 56
5.2 質量與可靠性 57
5.3 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 58
5.4 維護設計 61
5.5 本章總結 62
5.6 小結 63
第6章 計算機輔助的電池設計優(yōu)化工具 65
6.1 組織和分析產品 65
6.2 分析工具 67
6.3 電池尺寸設計優(yōu)化工具 69
6.4 小結 69
第7章 鋰離子電池和其他化學電池 71
7.1 鉛酸電池 73
7.2 鎳金屬基電池 77
7.2.1 鎳鎘電池 78
7.2.2 鎳氫電池 79
7.3 鈉基電池 80
7.4 鋰離子電池 81
7.5 正極(陰極,Cathode) 85
7.6 負極(陽極,Anode) 86
7.7 隔膜 87
7.8 電解質 88
7.9 安全性 89
7.10 鋰離子電池的型號和大小 90
7.11 鋰離子電池生產商 92
7.12 小結 95
第8章 電池管理系統(tǒng) 97
8.1 BMS類型 98
8.2 BMS中的硬件 99
8.3 BMS的主要功能——均衡管理 101
8.3.1 被動式均衡 104
8.3.2 主動式均衡 105
8.4 BMS的其他功能 106
8.5 BMS的軟件控制系統(tǒng) 107
8.6 小結 107
第9章 系統(tǒng)控制電子器件 109
9.1 接觸器/繼電器 110
9.2 高壓互鎖回路 112
9.3 保險絲 112
9.4 電池斷開單元 114
9.5 連接器 114
9.6 充電 116
9.7 小結 118
第10章 熱管理 119
10.1 為什么需要冷卻 123
10.2 為什么要加熱 126
10.3 主動熱管理系統(tǒng) 127
10.4 被動熱管理系統(tǒng) 132
10.5 溫度——保護和絕熱 133
10.6 熱電偶和測量 133
10.7 小結 135
第11章 電池的機械包裝及材料選擇 137
11.1 模組設計 138
11.2 金屬封裝 139
11.3 塑料和復合物封裝 141
11.4 電池封裝標準 142
11.5 小結 143
第12章 電池耐濫用性 145
12.1 鋰離子電池失效機制 146
12.2 測試與表征 148
12.3 安全與濫用測試 151
12.4 認證測試 153
12.4.1 聯(lián)合國危險貨物運輸標準 153
12.4.2 保險商實驗室鋰離子電池認證標準 155
12.4.3 海上認證 155
12.5 小結 156
第13章 行業(yè)標準與組織 157
13.1 非強制標準 159
13.1.1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xié)會(SAE) 159
13.1.2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164
13.1.3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164
13.1.4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IEEE) 166
13.1.5 保險商實驗室(UL) 167
13.1.6 挪威船級社(Det Norske Veritas,DNV-GL) 168
13.2 研究、開發(fā)和貿易團體 169
13.2.1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USABC) 169
13.2.2 先進電池技術國家聯(lián)盟(NAATBatt) 170
13.2.3 便攜式可充電電池協(xié)會(PRBA) 170
13.2.4 輕型電動車協(xié)會(LEVA) 170
13.2.5 美國國家實驗室 171
13.3 強制性標準 171
13.4 中國標準和行業(yè)組織 172
13.5 歐洲標準和行業(yè)組織 175
13.5.1 國際電池和能源儲存聯(lián)盟 175
13.5.2 EUROBAT 175
13.5.3 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 176
13.6 小結 176
第14章 鋰離子電池的二次利用和資源回收 177
14.1 維修與再制造 178
14.2 清洗、再利用和二次生命 179
14.3 鋰電回收合作 181
14.4 電池的回收再制造 182
14.5 小結 184
第15章 鋰離子電池的應用 185
15.1 在個人交通工具方面的應用 185
15.2 汽車方面的應用 190
15.2.1 微混合電動車 190
15.2.2 混合電動車 192
15.2.3 插電式混合電動車與增程式電動車 193
15.2.4 純電動車 197
15.2.5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200
15.3 公共交通工具 201
15.4 卡車 203
15.5 工業(yè)方面的應用 204
15.6 機器人和自動化應用 205
15.7 航海和海洋應用 206
15.8 電網應用 207
15.8.1 大型能源儲存 209
15.8.2 輔助服務 211
15.8.3 輸電及配電基礎設施服務 212
15.8.4 用戶能源管理服務 212
15.8.5 社區(qū)儲能 213
15.9 航空航天方面的應用 213
第16章 鋰離子電池和電動化的未來發(fā)展 217
16.1 鋰離子電池和電動化的未來 217
16.2 大趨勢 217
16.3 技術趨勢 219
16.4 電池技術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220
16.5 結論 222
附錄A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對12V啟/停電池組的發(fā)展目標 225
附錄B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對48V電池組的發(fā)展目標 227
附錄C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對混合動力電池組的發(fā)展目標 229
附錄D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對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池組的發(fā)展目標 231
附錄E 美國先進電池聯(lián)盟對純電動汽車電池組的發(fā)展目標 233
附錄F 術語表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