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第2章 流域水沙通量及變化 4
2.1 流域水通量及變化 4
2.1.1 年際變化 4
2.1.2 季節(jié)性變化 6
2.1.3 干流與湖泊水量交換過程 8
2.2 流域泥沙通量及變化 18
2.2.1 年際變化 18
2.2.2 季節(jié)性變化 19
2.3 泥沙顆粒粒徑組成及變化 20
2.4 水沙關系 20
第3章 潮汐和潮流 23
3.1 潮汐 23
3.1.1 潮波傳播 23
3.1.2 潮差 24
3.2 潮流 24
3.2.1 潮周期平均流速及分布特征 25
3.2.2 漲、落潮流速特征 26
第4章 泥沙 29
4.1 含沙量平面分布及變化 29
4.2 含沙量潮周期變化及輸沙過程 30
4.2.1 北支河道 31
4.2.2 南支河道 38
4.2.3 北港河道 43
4.2.4 南港河道 50
4.2.5 北槽河道 57
4.2.6 南槽河道 83
4.2.7 河口口門外鄰近水域含沙量潮周期變化 88
4.3 懸沙輸移量及輸沙能力 93
4.4 環(huán)境泥沙 96
4.4.1 細顆粒泥沙絮凝的主要影響因素 96
4.4.2 河口細顆粒泥沙絮凝因子現(xiàn)場觀測 101
4.4.3 河口陽離子時空分布和變化 101
4.4.4 絮凝能力(FA)及時空變化 105
4.4.5 有機碳時空變化 106
4.4.6 腐殖質(HS)空間分布 111
4.4.7 顆粒態(tài)金屬 113
4.4.8 細顆粒泥沙絮凝實驗 120
4.4.9 實測典型河道懸沙絮凝環(huán)境和絮凝團特征 133
4.4.10 浮泥發(fā)育及變化 142
4.5 工程泥沙 149
4.5.1 影響出海通道淤積的主要動力條件 149
4.5.2 近岸水域水體含沙量 150
4.5.3 出海通道淤積過程 151
4.5.4 通道淤積量計算 152
4.5.5 通道清淤措施 153
4.6 泥沙顆粒粒徑組成及分布 155
4.6.1 懸浮泥沙顆粒粒徑組成 155
4.6.2 河床沉積物 159
第5章 河口演變 170
5.1 北支河道 171
5.1.1 河道沖淤演變 172
5.1.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172
5.2 南支河道 173
5.2.1 河道沖淤演變 174
5.2.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176
5.3 北港河道 191
5.3.1 河道沖淤演變 192
5.3.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194
5.4 南港河道 204
5.4.1 河道沖淤演變 205
5.4.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206
5.5 北槽河道 217
5.5.1 河道沖淤演變 218
5.5.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219
5.6 南槽河道 221
5.6.1 河道沖淤演變 221
5.6.2 河道形態(tài)變化 222
5.7 鄰近海域 224
5.7.1 海床沖淤演變 224
5.7.2 海床形態(tài)變化 224
5.8 攔門沙沙洲 228
5.8.1 南匯東灘 228
5.8.2 九段沙沙洲 239
5.8.3 橫沙東灘 248
5.8.4 崇明東灘 251
5.8.5 顧園沙 254
5.9 灘涂空間資源 254
參考文獻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