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國法律民眾為何支持:美國最高法院的歷史軌跡

民眾為何支持:美國最高法院的歷史軌跡

民眾為何支持:美國最高法院的歷史軌跡

定 價:¥79.00

作 者: 任東來,胡曉進,江振春 等 著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397992 出版時間: 201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該書“從法院說法”,介紹了美國最高法院司法史,描繪了美國法治演變的制度故事。美國最高法院不僅僅是一個政府機構,更是一個折射美國政治斗爭、社會發(fā)展、權利保障的舞臺。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這個舞臺何以搭建、鞏固的故事,以及在這個舞臺上演的那些精彩“戲劇”。

作者簡介

  任東來(1961—2013):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先后從東北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南開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國際關系法學碩士和世界史博士學位,是國內(nèi)*一位美國歷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曾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曾出版《爭吵不休的伙伴:美援與中美抗日同盟》(1995/2018)、《當代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的成長》(2000)、《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2004/2015)、《政治世界探微》(2005)、《小視角下的大歷史》(2007)、《在憲政舞臺上:美國*高法院的歷史軌跡》(2007)、《*有權勢的法院:美國*高法院研究》(2011),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國際問題研究》《美國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近百篇。 胡曉進: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涉及美國政治法律史與中美關系史,出版?zhèn)€人專著《自由的天性:十九世紀美國的律師與法學院》,譯著《風暴眼:美國政治中的*高法院》 《反對有理:美國*高法院歷史上的著名異議》 《*民主的部門:美國*高法院的貢獻》 《林肯守則:美國戰(zhàn)爭法史》 《民主之門:*高法院如何將“一人一票”制帶到美國》等十部。 江振春:安徽安慶人,南京大學美國史博士,南京審計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國憲政史、美國法律史和美國文化史,曾在《美國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和《江蘇社會科學》等期刊發(fā)表文章若干篇,合著或獨著有:《*有權勢的法院:美國*高法院研究》(2011)、《比登天還難的控槍路——持槍權與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研究》(2013)和《愛與自由:美國同性婚姻研究》(2017),主持兩項國家社科一般項目課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北美殖民地的法律傳統(tǒng)與美國革命
  一、北美的法律傳統(tǒng)
  二、殖民地人民的法律素養(yǎng)與雜而不精的律師
  三、立法、司法、執(zhí)法不分的“法院”
  四、法律創(chuàng)新和法律武器的運用
  五、保守的革命與激進的后果
  第二章 《聯(lián)邦憲法》與司法權的起源
  一、獨立后的困境與制憲會議的召開
  二、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
  三、美國憲法的制度創(chuàng)新
  四、憲法的批準與《權利法案》
  五、美國憲法的淵源
  第三章 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草創(chuàng)(1789-1810)
  一、建國初年的法律文化和法院
  二、1789年《司法法》的妥協(xié)與制定
  三、馬歇爾之前最高法院的憲法實踐
  四、馬歇爾:揀來的大法官
  五、司法審查權的最終確立
  六、杰斐遜共和派的反擊
  七、對各州的司法審查權
  第四章 馬歇爾與聯(lián)邦最高法院權威的確立(1810-1835)
  一、聯(lián)邦至上原則與推翻州法院的判決
  二、憲法的“默許權力”、州際商事與聯(lián)邦權力的維護
  三、契約條款的強化與私有產(chǎn)權的保護
  四、退一步進兩步:聯(lián)邦與州關系的波動
  五、美國憲制第一人
  第五章 政治風浪中的最高法院(1836-1873)
  一、杰克遜民主
  二、坦尼法院與經(jīng)濟發(fā)展
  三、奴隸制死結
  四、內(nèi)戰(zhàn)與總統(tǒng)權力的擴張
  五、權與法的戰(zhàn)時較量
  六、坦尼及坦尼法院的遺產(chǎn)
  七、蔡斯法院與重建憲制
  八、國會陰影下的司法裁決
  九、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走上前臺
  十、坦尼和蔡斯法院的運作
  第六章 通向憲法的自由放任(1874-1920)
  一、法院和大法官們
  二、州政府行為論的形成和運用
  三、“隔離但平等原則”與“吉姆·克勞法”
  四、第十四修正案的妙用
  五、公司身份的人格化與憲法保護
  六、經(jīng)濟上的實體性正當程序
  七、州際商事權與鐵路公司
  八、反托拉斯法的沉浮
  九、支持國會和總統(tǒng)的外事權
  十、法院保守性的時代背景
  第七章 巨大的轉變(1921-1953)
  一、從塔夫脫法院到休斯法院
  二、最高法院對抗新政的司法背景
  三、“九老院”與羅斯福新政立法
  四、羅斯?!案慕M”最高法院
  五、1937年“司法革命”
  六、“羅斯福法院”的形成
  七、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
  八、“清楚和現(xiàn)實危險”原則的發(fā)展與終結
  九、《權利法案》的聯(lián)邦化
  十、黑人民權浮出水面
  十一、總統(tǒng)的外交權和戰(zhàn)爭權
  第八章 沃倫法院與自由派司法能動主義的凱旋(1953-1969)
  一、沃倫法院的組成及其自由主義司法理念
  二、布朗案:種族隔離制度的第一聲喪鐘
  三、捍衛(wèi)“布朗案”判決
  四、勇闖“政治棘叢”
  五、自由派陣營的分化
  六、“吸納”進程的加速
  第九章 回歸保守(1969-2005)
  一、共和黨總統(tǒng)與伯格法院
  二、倫奎斯特法院的形成
  三、羅伊案:憲法中永世流浪的猶太人
  四、在生命權與選擇權之間
  五、“美國訴尼克松案”
  六、總統(tǒng)的特權與豁免權
  七、民權運動、反戰(zhàn)運動與表達自由
  八、學校禱告案:讓自由與信仰并行不悖
  九、死刑:真的殘酷嗎?
  十、學校融合:任重而道遠
  十一、選區(qū)與種族:怎樣才算真正平等?
  十二、性別歧視案:尋找新的審查標準
  十三、肯定性行動:到底誰歧視誰?
  十四、新聯(lián)邦主義
  十五、州主權豁免論復興
  十六、新司法聯(lián)邦主義
  第十章 “左”“右”逢源?(2005年至現(xiàn)在)
  一、保守派首席大法官如何煉成?
  二、“醫(yī)改案”:打著“右”方向燈,卻“左”轉
  三、個人擁有持槍權:從“赫勒案”到“麥克唐納案”
  四、風雨彩虹路:從“貝克案”到“奧伯格費爾案”
  五、對當代羅伯茨法院的思考
  第十一章 最高法院與司法審查:歷史和制度的透視
  一、自由與保守的分野
  二、司法能動戰(zhàn)勝司法約束
  三、以民主的名義批評司法能動
  四、司法審查的歷史邏輯
  五、司法約束與反多數(shù)難題
  六、司法審查的借鑒意義
  再版后記
  附錄
  一、參考書目舉要
  二、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任職表
  三、中英文案例索引
  插圖目錄
  馬歇爾素描像(1808年)
  1864年連任成功的林肯
  內(nèi)戰(zhàn)時期年邁的坦尼
  最高法院第一個永久性法庭(1810-1860)
  最高法院第二個永久性法庭(1861-1935)
  案卷淹沒最高法院(漫畫,1885年)
  芝加哥谷物倉儲碼頭(1866年)
  洛克納一家與幫工在自家面包坊后院的合影
  卡多佐大法官給霍姆斯大法官的致敬信
  布蘭代斯意見書的三份初稿和一份定稿
  吉迪恩手書的“赤貧人申訴書”
  舊金山警察隨身攜帶的“米蘭達告誡”卡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