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jià):¥78.00
作 者: | 鄭傳寅 著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叢編項(xiàng): | |
標(biāo)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56422975 | 出版時(shí)間: | 2019-03-01 | 包裝: | 精裝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字?jǐn)?shù): |
引 言 1
上編 發(fā)展歷程 15
導(dǎo) 語 16
第一章 眾說紛紜:戲曲的起源 25
一、戲曲的源頭在哪里 26
二、戲曲的遠(yuǎn)源與近源 35
第二章 姍姍來遲:戲曲的晚熟 39
一、戲曲誕生在何時(shí) 40
二、戲曲晚熟的原因 47
第三章 南北分流:宋元南戲與北雜劇 57
一、宋元南戲 58
二、北雜劇 63
第四章 文人主導(dǎo):明清傳奇的雅化 77
一、“傳奇”釋名 78
二、傳奇的發(fā)展歷程 85
三、傳奇的雅化 86
四、傳奇作品概覽 99
第五章 花雅爭勝:清代地方戲的崛起 101
一、“花雅爭勝”釋義 102
二、“花雅爭勝”的歷程 103
三、京劇的創(chuàng)生 106
四、京劇與地方戲崛起的意義 111
第六章 跌宕起伏:當(dāng)代戲曲的軌跡 113
一、“十七年”的戲曲改革 114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樣板戲”一花獨(dú)放 119
三、改革開放新時(shí)期戲曲的振興與保護(hù) 123
中編 藝術(shù)形態(tài) 127
導(dǎo) 語 128
第一章 南腔北調(diào):戲曲的聲腔與劇種 131
一、明代的“四大聲腔” 132
二、昆高梆黃“四大聲腔系統(tǒng)” 134
三、其他聲腔系統(tǒng) 141
第二章 生旦凈丑:戲曲的行當(dāng)藝術(shù) 143
一、行當(dāng)、腳色、角色 144
二、行當(dāng)初現(xiàn) 145
三、行當(dāng)體系的初步形成 146
四、行當(dāng)體系的發(fā)展 147
五、行當(dāng)?shù)臍w并與分蘗 150
六、戲曲流派藝術(shù)
第三章 唱念做打:戲曲的表現(xiàn)手段 159
一、唱 161
二、念 163
三、做 166
四、打 170
第四章 一桌二椅:舞臺(tái)道具與布景 173
一、古代戲臺(tái) 174
二、古戲臺(tái)上的砌末 178
三、現(xiàn)代舞臺(tái)布景 181
四、舞臺(tái)布景與劇情時(shí)空轉(zhuǎn)換 182
下編 名家名作 183
導(dǎo) 語 184
第一章 清峭柔遠(yuǎn):宋元南戲 187
一、宋代南戲《張協(xié)狀元》 188
二、元代南戲《荊釵記》 191
三、元代南戲《白兔記》 194
四、元代南戲《拜月亭》 198
五、元代南戲《殺狗記》 201
六、元代南戲《琵琶記》 204
第二章 勁切雄麗:元人雜劇 211
一、關(guān)漢卿及其雜劇代表作 212
二、王實(shí)甫的《西廂記》 222
三、紀(jì)君祥的《趙氏孤兒》 228
四、馬致遠(yuǎn)的《漢宮秋》 232
五、白樸的《梧桐雨》 236
六、白樸的《墻頭馬上》 238
七、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243
八、尚仲賢的《柳毅傳書》 246
九、李好古的《張生煮海》 249
第三章 典雅華美:明清傳奇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