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興起的“國學熱”“書院熱”,無不說明以國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然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中華傳統文化無疑也有精華與糟粕之分,本套叢書定義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當前市場上的國學類書籍眾多,要想突出特色,無非就兩種途徑:注釋精準、體例有特色。本叢書從經史子集中精選了四十九種典籍,同時以專業(yè)的注釋、準確的注音、精確的導讀、適當的配圖、美觀的體例作為補充。作者在編輯、注釋、注音堅持以《四庫全書》為主,遍搜各種版本,盡量多地參照*研究成果,力爭做到每個字從注釋到注音都有出處,所選的必是全本。這樣就*限度保證了書稿的質量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可以在目前良莠不齊的國學市場中占得先機。尤其是選文的配圖,都是作者精心挑選而成,有些甚至是作者拍賣取得的孤本,為本書增色不少。由于所選經典篇幅不一,個別經典(如《史記》)甚至只能節(jié)選,因此在體例設計上存在差異,個別較薄的篇目,可以多些導讀和配圖,保證叢書整體協調。作者擁有本書的注釋和配圖版權,書稿也比較成熟,可以短時間內交稿,出版社除負責編輯加工出版外,需要重點做普通話朗讀配套的工作,目前已得到中國語言文字促進委員會的支持?!兑捉洝分赶拇摹哆B山》、商代的《歸藏》及周代的《周易》,這三部經卦書統稱為易經。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于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guī)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