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古代中非關系史稿

古代中非關系史稿

古代中非關系史稿

定 價:¥88.00

作 者: 許永璋 著,沐濤 編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叢編項: 東非歷史文化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653225 出版時間: 2019-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歷代古籍中保存不少有關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歷史資料。本書通過梳理、研究這些珍貴的史料,編寫了這部系統(tǒng)、全面、完整的古代中非關系史。以中國的歷史朝代發(fā)展為序,從先秦開始,一直到清代,將中非關系在政治、經貿、人文交往等方面的內容借助豐富的史料展現(xiàn)出來。從遠古的“黃帝遣使大夏”到兩漢的甘英出使大秦再到明代的鄭和下西洋與非洲,從中國絲綢的西運到埃及寶石的東來,從杜環(huán)的《經行記》到《伊本?白圖泰游記》,古代中非關系的輪廓和細節(jié)漸次豐滿,對歷代典籍中文字資料的深入挖掘和闡釋,還原了一幕幕鮮活生動的中非歷史交流交往的畫面。

作者簡介

  許永璋,筆名楚漢, 1935年9月26日生,湖北省武漢市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顧問,曾任鄭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在史學領域內興趣廣泛,成果頗多,出版《中國與亞非國家關系史考論》等著作十三部,參編《非洲通史》(三卷本)等著作四部。非洲史與中非關系史碩士學位導師。曾被評為鄭州大學優(yōu)秀教師、河南省優(yōu)秀教師、鄭州市“三育人”先進個人。其生平事跡收入《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等多種辭書。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遠古至秦代的中非關系
第一節(jié) 中非關系的濫觴
一、從“黃帝遣使大夏”說起
二、西方(包括埃及)對中國的模糊了解
第二節(jié) 中非關系的開端
一、中國絲綢的西運
二、埃及寶石等物的東來
第三節(jié) 一個有趣的歷史之謎
第二章 兩漢時期的中非關系
第一節(jié) 絲綢之路的開辟
一、張騫通西域與陸上絲綢之路
二、甘英出使大秦
三、海上絲綢之路
第二節(jié) 漢代中國與非洲國家的交往
一、中國與埃及的關系
二、中國與蘇丹的經貿往來
三、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的經貿關系
四、中國與索馬里的經貿聯(lián)系
五、關于在中國的“驪靬人”問題
第三節(jié) 兩漢時期中非關系的特點
一、地域范圍僅限于非洲東北部地區(qū)
二、主要聯(lián)系方式為間接貿易
三、民間貿易多于官方貿易
第四節(jié) 早期中非關系史的意義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中非關系
第一節(jié) 埃及亞歷山大城商人秦論來華
一、秦論來自非洲什么地方?
二、孫權在何處首次接見秦論?
三、秦論何時到了建業(yè)?
四、秦論來華與康泰《吳時外國傳》
第二節(jié) 中國對大秦國的了解
一、西晉時期大秦使者訪華
二、《魏略?西戎傳》和《后漢書?西域傳》
三、《魏略》、《后漢書》有關大秦的記載
四、關于“大秦”之我見
第三節(jié)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往來
一、中國與埃及的經貿往來
二、中國與埃及的文化交流
三、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的經貿聯(lián)系
第四節(jié)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和延伸
一、前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中非關系
第一節(jié) 裴矩的《西域圖記》
一、陸上“絲綢之路”
二、海上“絲綢之路”
第二節(jié) 杜環(huán)的“摩鄰”之行
一、杜環(huán)與《經行記》
二、關于“摩鄰國”的幾種說法
三、我對上述說法的異議
四、摩鄰國應是摩洛哥或馬格里布
第三節(jié) 《新唐書》記載的老勃薩國
一、關于“老勃薩國”的各種說法
二、“老勃薩國”應是特勒姆森
第四節(jié) 唐代中國船只是否直航非洲?
一、歷史背景
二、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
三、東非沿海的出土文物
四、賈耽的記載
第五節(jié) “三蘭國”考辨
一、關于“三蘭國”的不同說法
二、“三蘭國”應是古代的桑給巴爾
第六節(jié) 唐代中、非貿易港口
一、中國對非貿易港口
二、非洲對華貿易港口
第七節(jié) 唐代中國與非洲的商品交換
一、中國出口商品
二、非洲輸華商品
第八節(jié) 唐代中非經貿關系的特點
一、間接貿易為主
二、海上絲綢之路為主要通道
三、民間貿易是主要的貿易活動
四、中、非貿易已由北非向東非轉移
第九節(jié) 唐代與中國建立各種聯(lián)系的非洲國家
一、埃及
二、索馬里
三、坦桑尼亞(東非沿海地區(qū))
四、摩洛哥或馬格里布
第十節(jié) 非洲黑人在唐代中國
一、古籍記載和出土文物
二、唐代文學藝術作品中的非洲黑人形象
第十一節(jié) 唐代中、非科技文化交流
一、中國對非洲的影響
二、非洲對中國的影響
第十二節(jié) 中國史籍有關唐代中、非關系的記述
一、《酉陽雜俎》
二、《舊唐書》和《新唐書》
三、《通典》
四、其他古籍
第十三節(jié) 外國史籍有關中、非關系的記載
一、《中國印度見聞錄》
二、《道里郡國志》
三、《黃金草原》
第五章 宋代的中非關系
第一節(jié) 宋代的經濟發(fā)展與海上航線
一、宋代的經濟發(fā)展和對外政策
二、宋代的造船和航海能力
三、宋代海上交通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宋代中國與非洲國家的交往
一、宋代中國與北非國家的交往
二、宋代中國與東非國家的關系
第三節(jié) 中非交換的商品及貿易方式
一、中非交換的商品
二、幾種貿易方式
第四節(jié) 非洲人在宋代中國
一、非洲黑人在中國
二、非洲的阿拉伯人在中國
第五節(jié) 宋代錢幣在非洲的發(fā)現(xiàn)
一、中國宋代錢幣在非洲的出土情況
二、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第六節(jié) 層檀國在哪里?
一、關于“層檀國”的不同看法
二、“層檀國”應是古代東非的桑給巴爾
三、關于層檀國使節(jié)訪華的次數(shù)問題
第七節(jié) 宋代中國古籍關于非洲的記載
一、《文昌雜錄》
二、《續(xù)博物志》
三、《清波別志》
四、《嶺外代答》
五、《諸蕃志》
六、《事林廣記》
七、《宋史》和《宋會要》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