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工業(yè)技術理論/總述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精)

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精)

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精)

定 價:¥128.00

作 者: 蔣官澄
出版社: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石油石化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3651290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石油石化學術文庫》是以蔣官澄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通過對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的深入研究完成的?!抖嗫捉橘|(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石油石化學術文庫》明確了氣體潤濕性的概念,建立了兩種氣體潤濕性評價方法,研發(fā)了系列儲層氣潤濕反轉材料,并解釋了實現(xiàn)氣潤濕反轉的機理,探討了氣體潤濕性對毛細管力、油/氣/水分布和滲流規(guī)律的影響,最后介紹了氣體潤濕性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實例。相信《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石油石化學術文庫》的出版對石油院校師生、石油工程科研工作者、油田企業(yè)石油工程師等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并以此為基礎加快研發(fā)非常規(guī)油氣藏高效勘探開發(fā)新技術,從而推進我國頁巖氣等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的高效開發(fā)利用,是有所裨益的。

作者簡介

暫缺《多孔介質(zhì)油氣藏巖石表面氣體潤濕性理論基礎與應用(精)》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1章 氣體潤濕性概念及研究現(xiàn)狀
1.1 氣體潤濕性的提出
1.1.1 液體對固體表面的選擇性潤濕
1.1.2 油氣藏巖石的潤濕性及影響因素
1.1.3 氣體對油氣藏巖石的選擇性潤濕
1.2 氣體潤濕性(相關)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氣體潤濕性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氣體潤濕性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3 超疏水理論研究進展
1.3 氣體潤濕性的概念/定義
第2章 氣體潤濕性評價方法和影響因素
2.1 傳統(tǒng)潤濕性評價方法
2.1.1 接觸角法(Contact Angle)
2.1.2 Amott法
2.1.3 USBM法
2.1.4 相對滲透率曲線法(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yes)
2.1.5 顯微鏡觀察法(Microscope Examination)
2.1.6 浮選法(Flotation)
2.1.7 毛細測量法(Capillarimetric Method)
2.1.8 自吸速率法(ImbibitionRates)
2.1.9 核磁共振張弛法(NMR-Relaxation)
2.1.1 0燃料吸附法(DyeAdsorption)
2.2 傳統(tǒng)方法評價氣體潤濕性
2.2.1 毛細管力法評價氣體潤濕性
2.2.2 接觸角評價氣體潤濕性
2.2.3 Washburn法評價氣體潤濕性
2.3 氣體潤濕性評價方法的建立
2.3.1 停滴法
2.3.2 氣泡捕獲法
2.3.3 氣體潤濕性評價方法的實驗驗證
2.4 氣體潤濕性的影響因素
2.4.1 氣體潤濕性的過程及實質(zhì)
2.4.2 表(界)面自由能對氣體潤濕性的影響
2.4.3 測試基質(zhì)性質(zhì)對氣體潤濕性的影響
2.4.4 表面粗糙度對氣體潤濕性的影響
2.4.5 不同液體在氣體潤濕性巖樣表面的潤濕情況
第3章 表面活性劑類氣潤濕反轉處理劑
3.1 氟碳表面活性劑氣潤濕反轉處理劑的研發(fā)
3.1.1 氟碳表面活性劑概述
3.1.2 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合成
3.2 表面活性劑氣體潤濕反轉效果評價
3.2.1 FC911的氣體潤濕反轉效果
3.2.2 FG40的氣體潤濕反轉效果
3.2.3 FS811的氣體潤濕反轉效果
3.2.4 FG1105的氣體潤濕反轉效果
3.2.5 CTAB、FC、FS的氣體潤濕反轉效果
3.2.6 FG40的適用條件及影響因素
3.2.7 FS811的適用條件及影響因素
第4章 聚合物類氣潤濕反轉處理劑及氣潤濕反轉機理
4.1 氟碳聚合物氣潤濕反轉處理劑的研發(fā)
4.1.1 含氟丙烯酸酯無規(guī)共聚物
4.1.2 含氟丙烯酸酯核殼共聚物
4.1.3 含氟丙烯酸酯接枝多巴胺共聚物
4.1.4 含氟兩親性嵌段聚合物
4.2 巖心氣潤濕反轉機理
4.2.1 氣潤濕反轉機理的實驗研究
4.2.2 氣潤濕性反轉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
第5章 氣體潤濕性對巖石表面性質(zhì)的影響
5.1 巖石的氣體吸附能力
5.1.1 巖石氣體吸附基礎理論
5.1.2 巖石氣體吸附能力的實驗研究
5.1.3 巖石氣體吸附能力的量子化學理論研究
5.2 黏土礦物的膨脹分散特性
5.2.1 蒙脫土的氣潤濕反轉
5.2.2 Zeta電位
5.2.3 陽離子交換能力
5.2.4 膨脹性能
5.3 巖石的導電能力
5.3.1 飽和流體條件下的巖心電阻率
5.3.2 含氣飽和度與巖石電阻率的關系
5.4 巖石的滲吸過程
5.4.1 巖心的氣潤濕反轉
5.4.2 巖石單向滲吸過程
5.4.3 巖石逆向滲吸過程
第6章 氣體潤濕性對毛細管力、油氣水分布和滲流狀態(tài)的影響
6.1 單直毛細管的氣體潤濕性研究
6.1.1 毛細管中水驅氣
6.1.2 毛細管中氣驅水
6.1.3 毛細管中油驅氣
6.1.4 毛細管中氣驅油
6.2 刻蝕玻璃網(wǎng)絡模型的氣體潤濕性研究
6.2.1 刻蝕玻璃網(wǎng)絡模型的制作和實驗方法
6.2.2 刻蝕玻璃網(wǎng)絡模型研究氣/水體系的氣體潤濕性
6.2.3 刻蝕玻璃網(wǎng)絡模型研究氣/油體系的氣體潤濕性
6.3 巖心的氣體潤濕性研究
6.3.1 巖心氣測滲透率的影響
6.3.2 巖心驅替特性的影響
第7章 氣體潤濕性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
7.1 保護不同滲透性儲層的系列鉆井液新技術
7.1.1 目前各保護儲層鉆井液技術存在的缺點
7.1.2 保護低滲特低滲儲層的改變巖石表面性質(zhì)型鉆井液新技術
7.1.3 保護中滲透儲層的貼膜型鉆井液新技術
7.1.4 保護高滲透、特高滲透儲層的“零”損害協(xié)同增效型鉆井液新技術
7.2 鉆井液攜屑技術
7.2.1 大位移井攜屑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
7.2.2 攜屑劑FGC-1的制備與性能
7.2.3 FGC-1在模擬裝置中攜屑效果評價
7.3 低滲特低滲注水儲層梯形保護技術
7.3.1 注水作業(yè)研究現(xiàn)狀
7.3.2 梯形保護劑A
7.4 含油鉆屑微乳除油技術
7.4.1 含油鉆屑處理技術研究現(xiàn)狀
7.4.2 含油鉆屑除油劑的設計、制備與評價
7.4.3 現(xiàn)場應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