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法理學】
第一講 法律學說/1
一、西方主要法學流派的觀點/1
二、馬克思主義法學派的主要觀點/2
第二講 法的特征/4
一、規(guī)范性: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4
二、正式性: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guī)范/4
三、普遍性: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guī)范/4
四、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5
五、法律具有嚴格、明確的程序性/5
六、可訴性:法是可訴的規(guī)范體系,具有可訴性/5
第三講 法的作用/6
一、法的規(guī)范作用——針對的是“人的行為”/6
二、法的社會作用——針對的是“社會運行”/6
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6
第四講 法的價值/8
一、法的價值的種類/8
二、法的價值沖突及解決/10
第五講 法律規(guī)則/12
一、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12
二、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條文的關系/12
三、法律規(guī)則的分類/13
第六講 法律原則/15
一、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的區(qū)別/15
二、法律原則的適用條件/15
第七講 法律權利/17
一、法律權利的特點/17
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18
第八講 法的淵源/19
一、法的淵源的概念和分類/19
二、當代中國法的正式淵源/19
三、正式的法的淵源的效力原則/21
四、非正式淵源的適用原則及意義/23
第九講 法律體系/24
一、法律部門/24
二、法律體系/25
第十講 法律關系/26
一、法律關系的特征/26
二、法律關系的要素/27
第十一講 法律責任/30
一、法律責任的含義/30
二、法律責任的承擔原則/30
三、法律責任的免除/31
第十二講 法的制定/32
一、立法概述/32
二、立法原則/32
第十三講 法的實施/34
一、法的實施的概念/34
二、執(zhí)法/34
三、司法/36
四、守法/37
五、法律監(jiān)督/38
第十四講 司法原理/40
一、法律適用的目標/40
二、法律證成/41
第十五講 法律方法/43
一、法律推理/43
二、法律解釋/45
三、法律漏洞填補/49
第十六講 法的歷史/52
一、法的繼承/52
二、法的移植/52
第十七講 法律文化與現代化/53
一、法律傳統(tǒng)與法律文化/53
二、法律意識與法治思維/53
三、中國和西方的傳統(tǒng)法律文化/54
四、中國法的現代化/54
第十八講 法與社會/56
一、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56
二、法與經濟/56
三、法與政治/57
四、法與道德/58
【第二編 憲法學】
第一講 憲法特征/62
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62
二、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62
三、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62
第二講 憲法原則/63
一、人民主權原則/63
二、基本人權原則/63
三、法治原則/63
四、權力制約原則/63
第三講 憲法修改/65
一、1954年憲法及修改/65
二、1982年憲法及修改/65
第四講 憲法監(jiān)督/68
一、關于改變或撤銷的權限/68
二、合憲審查的具體規(guī)定/68
三、關于備案和批準的問題/69
四、合憲審查的意義/70
第五講 憲法作用/71
一、對立法的作用/71
二、對執(zhí)法的作用/71
三、對司法的作用/71
四、對守法的作用/71
第六講 我國的基本制度/72
一、基本經濟制度/72
二、基本文化制度/73
三、基本社會制度/73
第七講 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74
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概述/74
二、村民委員會/74
三、村民會議/75
四、村民代表會議/76
第八講 我國的選舉制度/77
一、選舉的基本原則/77
二、選舉程序/78
三、人大代表的離職/81
四、代表資格的暫停與終止/82
五、人大代表的補選/82
六、人大代表的權利/83
第九講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85
一、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性質和組成/85
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下設組織/85
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88
第十講 國務院/91
一、組成及任期/91
二、國務院的職權/91
第十一講 國家主席/92
一、國家主席的地位和任職/92
二、國家主席的職權/92
第十二講 國家監(jiān)察機關/93
一、性質、組成及任期/93
二、監(jiān)察委員會的領導體制/93
三、監(jiān)察委員會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zhí)法部門的關系/93
四、對監(jiān)察委員會的監(jiān)督/94
五、監(jiān)察委員會的設立意義/94
第十三講 地方國家機關/95
一、地方人大及其相關機構/95
二、地方政府/96
第十四講 公民的基本權利/98
一、公民平等權/98
二、公民的言論自由/98
三、公民的財產權/99
四、公民的人身自由/99
五、公民的監(jiān)督權/99
六、公民的社會保障權/99
七、對公民基本權利限制的再限制/100
【第三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第一講 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原理/101
一、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101
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01
三、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101
第二講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103
一、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103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103
三、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103
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104
第三講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106
一、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106
二、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106
第四講 全面依法治國的熱點問題/107
一、良法善治理論/107
二、對“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理解/107
三、對“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理解/108
【第四編 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yè)道德】
第一講 司法的基本原理/109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109
二、司法的功能/109
三、司法公正/110
四、司法效率/111
第二講 法律職業(yè)道德原理/112
一、法律職業(yè)的概念與特征/112
二、法律職業(yè)道德的概念和特征/112
三、法律職業(yè)道德的基本原則/112
第三講 法官職業(yè)道德/114
一、法官概述/114
二、法官職業(yè)道德/115
第四講 檢察制度與檢察官職業(yè)道德/120
一、我國檢察制度的特征/120
二、檢察制度的基本原則/120
三、檢察官職業(yè)道德/120
第五講 律師制度/122
一、律師的特征與執(zhí)業(yè)條件/122
二、律師的權利和義務/122
第六講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125
一、律師事務所概述/125
二、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和制度/126
三、律師職業(yè)道德/127
四、律師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127
第七講 法律援助制度/131
一、法律援助制度概述/131
二、法律援助的對象/132
三、法律援助義務的履行和免除/132
四、法律援助的終止/132
第八講 公證制度與公證員職業(yè)道德/134
一、公證制度概述/134
二、公證員/134
三、公證的業(yè)務范圍/135
四、公證處/136
五、公證的辦理/136
六、不予辦理公證和終止公證/138
第九講 其他法律職業(yè)人員及其職業(yè)道德/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