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梁啟超的研究著作頗多,有些側重其政治生涯的講解分析,有些則更傾向于研究其學術方面之成就,本書卻高屋建瓴,對梁啟超的政治生涯以及文學成就進行了綜合研究。梁任公晚年為什么只專學術,不談政治?梁啟超與胡適之間究竟有何糾葛淵源?梁啟超的文學成就如何,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還是一位成功的文學家?梁啟超為何向袁世凱求討勛位,以至被人批判“好慕虛榮”“厚顏無恥”?作為國民大孝,梁啟超為何未能見上父親一面?一門三院士,梁啟超教育子女的成功秘訣是什么?面對種種疑惑,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夏曉虹在依托新史料的發(fā)現(xiàn),為您解讀以外一生擺蕩于政治與學術之間的梁啟超。 本書選取梁啟超學術生活和政治生活點滴,展示了梁啟超不為人知的思路細節(jié),他作為新舊交替時代知識分子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政議政,在政治活動之余不忘學術研究,在學術領域獨辟一地,或變革或筆伐,或溫和改良或力挽狂瀾。此書展現(xiàn)了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時代、國家的深愛和憂慮。他的政治家身份,顯著影響了他的學術研究;而他的文人情懷,又時時見于他的政治活動。所謂“書生從政”,在梁氏身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