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著名藝術(shù)家賀詞 001
序 胡雪樺/001
什么是藝術(shù)專業(yè)教師 韓生/001
前言 001
第一章 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1945) 001
一、溫暖的家庭 003
二、苦難的歲月 006
(一)揮淚別故鄉(xiāng) 007
(二)石塘鎮(zhèn)紀事 007
(三)苦中自有樂 008
(四)幸遇陸萬里 010
(五)團聚張家村 011
(六)浙東大逃亡 013
(七)再見吧金華 013
(八)遺棄的羔羊 014
(九)在逃亡途中 015
(十)敵后游擊隊 016
(十一)終無絕人路 017
(十二)天下父母心 018
(十三)驚人的噩耗 020
(十四)八哥鳥救主 021
三、回歸添新愁 024
(一)病患與失學 024
(二)日本投降了 025
(三)痛別老父親 026
(四)破碎的家園 028
(五)慈母駕鶴去 029
(六)初進戲劇門 031
第二章 橫浜橋畔的母?!虾騽W院(1950~1954) 035
一、夢圓從藝路 037
二、歡樂的校園 038
三、歡度紅五月 040
四、美帝暴行圖 044
五、舞臺技術(shù)課 046
六、憶蒙城土改 048
七、當樂聲響起 051
八、小劇場之戀 056
第三章 俄羅斯戲劇家在中國 059
一、鮑·格·庫里涅夫在華講學追記 061
(一)鮑·格·庫里涅夫簡介 061
(二)香餌胡同25號的莘莘學子 062
二、跨世紀的友誼 066
(一)莘莘學子心 067
(二)融融同窗情 067
(三)無巧不成書 070
(四)珍貴的版畫 071
第四章 高原上的“格桑美朵”
——記第一代藏族演員在上海戲劇學院的培養(yǎng)和成長 073
一、學員基本情況 075
二、融洽師生關系,化解面臨的困境 076
三、專業(yè)教育與思想教育緊密結(jié)合 077
(一)對學生進行全面觀察和了解 078
(二)運用斯氏“假設”學說,引導學生投入“舞臺行動” 079
(三)以學生親身經(jīng)歷作為表演課的基本教材 083
(四)“規(guī)定情境”與“舞臺行動”之間的辯證關系 086
(五)采用適合藏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091
(六)多場話劇《農(nóng)奴的自述》的創(chuàng)作與演出 093
(七)《文成公主》應邀進京公演 100
(八)送《文成公主》進藏紀事 107
四、鴻雁傳書,情誼永存 114
(一)馮健書記來信 114
(二)田稼導演來信 115
(三)史君鐸團長來信 119
(四)江文逑老師來信 122
(五)在藏期間我與愛人容業(yè)的書信 128
(六)藏族班學生的來信 134
五、我的紀念文章 143
(一)西藏話劇事業(yè)的開拓者 143
(二)歐古拉,我們永遠懷念你——紀念索朗繞登 147
(三)慶祝西藏話劇團建團五十周年 149
六、幾位優(yōu)秀的藏族班學生 151
第五章 教學實踐與感悟 157
一、前言 159
二、行課教學實踐與總結(jié) 161
(一)舞臺注意 161
(二)舞臺想象 168
(三)規(guī)定情境 172
(四)舞臺交流 178
(五)小品構(gòu)思 183
(六)表演中的“速度節(jié)奏” 188
(七)表演教師的藝術(shù) 195
三、生活札記與回憶文章 214
(一)生活札記 214
(二)寫給80級、大專班校友的回憶文章 220
第六章 良師益友 233
一、周恩來——文藝界的良師益友 235
二、通俗的語言,深刻的哲理——熊佛西院長給我排戲追記 240
三、杰出的戲劇教育家——談朱端鈞先生的教學風貌 244
(一)愛后輩,促成長 245
(二)重基礎,嚴要求 246
(三)導戲劇,曉哲理 247
(四)勤啟發(fā),不示范 248
(五)揚傳統(tǒng),重特色 249
(六)逆境中,受折磨 250
(七)棄恩怨,負重任 251
四、見佐臨先生最后一面 252
五、師恩難忘 255
(一)中學老師梁超鵬來信 256
(二)中學校長陳詩啟來信 257
(三)致我的老師和摯友 259
第七章 戲劇之家 263
一、我的小簡歷 266
二、我的夫人曾容業(yè) 267
三、我的兒子宋懷強 268
(一)腹中的頑嬰 269
(二)艱苦但樂觀 270
(三)有時也淘氣 272
(四)偏要愛文藝 273
(五)“無線電里人” 273
(六)盼來大喜訊 274
(七)獨唱音樂會 276
(八)語沖心善良 276
(九)首次演話劇 277
四、女兒宋憶寧和女婿呂涼 282
(一)童年的女兒 283
(二)少年戲劇夢 284
(三)高個子同學 285
(四)久旱逢甘霖 286
(五)女婿痛失老雙親 286
(六)愛情的結(jié)晶 287
(七)舞臺賢伉儷 287
(八)親切的稱呼 291
(九)家庭的溫馨 291
(十)寫給接班人 292
第八章 家庭紀事 295
一、憶勉廬 299
二、父親大人百齡冥慶追記 302
三、宋廷愷詩作 305
四、四十年的思鄉(xiāng)情——記廷均三哥回國探親前后 306
五、見廷愷二哥最后一面 311
六、美國肯塔基來鴻 316
(一)來信一:三哥1986年圣誕節(jié)賀卡并隨卡附信 316
(二)來信二:廷錫八弟六旬華誕賀詞 317
(三)來信三:三哥來信 318
(四)來信四:征南代為來信 319
(五)來信五:三哥來信 321
(六)來信六:三姐來信 322
(七)來信七:三哥來信 323
(八)來信八:三哥來信 323
七、偉大的母親:紀念阿姐 324
八、致廷揚六哥的一封信 330
九、廷揚六哥來信(午潮山游記) 332
十、侄征仁夫婦來信 334
十一、侄征瓏夫婦來信 334
十二、侄女怡芳美國來信兩封 335
(一)來信一 335
(二)來信二 336
十三、侄女怡華來信 337
十四、怡云來信兩封 339
(一)來信一 339
(二)來信二 341
十五、怡茵來信三封 343
(一)來信一 343
(二)來信二 344
(三)來信三 345
十六、怡雯來信 346
十七、丁莉來信 347
十八、麗麗來信 348
十九、我們夫婦的憂與樂 349
二十、故鄉(xiāng)行 358
(一)旅途新貌 359
(二)換了門庭 359
(三)“雁群”歡聚 360
(四)鄉(xiāng)情溫馨 362
二十一、給三個孩子的信 363
二十二、2018年父母親大人生辰紀念活動 364
二十三、祭悼文 366
二十四、杭州祖冢祭奠紀要 367
第九章 絢麗的夕陽 369
一、退休后的“舞臺生涯”
——上戲教授宋廷錫和他的小聽眾們 371
二、品味這三十年 372
(一)1966~1976年間的我 373
(二)我加入黨的隊伍 374
(三)梅隴四村寄情 376
(四)為育后生獻余熱 379
(五)讓夕陽更加絢麗 385
(六)五七小雄 388
(七)想念好友葉濤 389
(八)告別同窗徐企平 390
(九)融融暖流——橫浜橋校友聚會日側(cè)記 392
(十)同窗給我的鼓勵 395
(十一)方玉讀《藝苑耕耘錄》有感 401
(十二)春日真情——橫浜橋校友春游聚會 403
(十三)九旬有感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