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毒品消費與供給關系實證研究》的亮點:一,用數(shù)據(jù)說明容留吸毒在毒品犯罪中成為新的口袋罪,其判罰率超過持有毒品罪,這與毒品證明標準、兩罪構成要件的要素設計有直接關系。二,通過深度訪談“以販養(yǎng)吸”人員尋求其因。毒品消費者進入這樣的怪圈:當他們深陷于毒品消費時,販毒會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供給與消費自行閉合。三,抑制毒品消費的機制可能生成毒品犯罪,緊密毒品供求關聯(lián),封閉的強戒環(huán)境往往是毒品供求信息的匯合點。四,在高壓式打擊下,販毒活動極其隱秘,因而一對一交易或者三五人實施的共同犯罪是常見犯罪樣態(tài),沒有發(fā)現(xiàn)集團性販毒的案例,這顛覆了毒品販賣存在三級以上銷售梯次,且是嚴密的有組織犯罪的傳統(tǒng)結論。五,公安機關的禁毒會戰(zhàn)、破案考核指標、特情的運用和公安民警的選擇性執(zhí)法,增加了生成毒品犯罪的風險,以打促防的反毒策略效果并不明顯。這些研究所得中有些驗證了近年同類研究結論,因而起到了理論質證的作用,有些形成了對現(xiàn)有對策的效果的客觀評價,其中包含了對毒品犯罪重刑政策的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