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

定 價:¥69.00

作 者: 顏聲遠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三海一核”系列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631664 出版時間: 2019-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人機工程學》基于人的認知特性,從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角度出發(fā),以相關標準為基礎,通過大量的實例、圖片和分析,對人機工程學理論進行了闡述,對人機工程學在產品設計、船舶工程、核能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對多種設計和評價方法進行了論述。《人機工程學》主要包括人體尺寸測量與統(tǒng)計函數(shù)、人的特性、顯示器設計、操縱器設計、作業(yè)空間設計和座椅設計、環(huán)境因素對人機系統(tǒng)的影響、人機系統(tǒng)設計與評價、船舶人機工程、核電站人機工程、人機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等內容。其中船舶人機工程、核電站人機工程等內容是《人機工程學》的特色?!度藱C工程學》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9年度本科教材立項經費資助。

作者簡介

暫缺《人機工程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人機工程學的術語和定義 1
1.2 人機工程學的起源與發(fā)展 1
1.3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及應用領域 4
1.3.1 研究內容 4
1.3.2 應用領域 5
1.4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法 6
習題與思考題 8
第2章 人體尺寸測量與統(tǒng)計函數(shù) 9
2.1 人體尺寸測量基本知識 9
2.1.1 人體測量基本術語 9
2.1.2 人體尺寸測量方法 11
2.1.3 人體尺寸測量儀器 12
2.2 人體測量學統(tǒng)計函數(shù) 15
2.3 人體尺寸測量數(shù)據(jù)的應用 19
2.3.1 人體尺寸測量數(shù)據(jù)的應用方法 19
2.3.2 影響人體尺寸測量數(shù)據(jù)的因素 20
2.4 設計用人體模板和模型 21
2.4.1 設計用人體模板 21
2.4.2 設計用人體模型 22
習題與思考題 23
第3章 人的特性 24
3.1 人的感覺機能及其特征 24
3.1.1 視覺機能及其特征 24
3.1.2 聽覺機能及其特征 30
3.1.3 膚覺機能及其特征 32
3.1.4 嗅覺和味覺機能及其特征 33
3.1.5 本體感覺機能及其特征 33
3.1.6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34
3.2 人的信息加工特性 35
3.2.1 人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模型 35
3.2.2 感知 37
3.2.3 記憶 37
3.2.4 注意 40
3.2.5 決策 41
3.3 人的運動與反應特性 43
3.3.1 關節(jié)特性 43
3.3.2 運動特性 44
3.3.3 施力特性 46
3.3.4 反應特性 47
習題與思考題 49
第4章 顯示器設計 50
4.1 顯示器分類及設計原則 50
4.1.1 顯示器分類 50
4.1.2 顯示器設計原則 50
4.2 視覺顯示器設計 51
4.2.1 模擬式顯示器設計 51
4.2.2 數(shù)字式顯示器設計 55
4.2.3 屏幕顯示器的設計 56
4.2.4 指示燈的設計 61
4.3 聽覺顯示器和觸覺顯示器設計 62
4.3.1 聽覺顯示器設計 62
4.3.2 觸覺顯示器設計 63
4.4 顯示器編碼方法 63
習題與思考題 64
第5章 操縱器設計 65
5.1 操縱器分類及基本設計原則 65
5.1.1 操縱器分類 65
5.1.2 操縱器基本設計原則 65
5.2 手動操縱器設計 66
5.2.1 人體手部尺寸 66
5.2.2 手動操縱器的設計要點 66
5.2.3 手工具設計原則 71
5.3 腳動操縱器設計 72
5.3.1 腳動操縱器的選用 72
5.3.2 腳動操縱器的設計 73
5.4 操縱器編碼方法 74
5.5 軟操縱器設計 75
5.5.1 軟操縱器的基本設計原則 75
5.5.2 軟操縱器的類型及特點 76
5.6 手握式產品設計實例——廚刀設計 77
5.6.1 廚刀人機設計流程圖 77
5.6.2 現(xiàn)狀分析 77
5.6.3 尺寸計測 85
5.6.4 新設計方案 87
5.6.5 設計總結 88
習題與思考題 89
第6章 作業(yè)空間設計和座椅設計 90
6.1 作業(yè)空間設計要求 90
6.1.1 物理方面要求 90
6.1.2 社會方面要求 91
6.2 作業(yè)區(qū)域及控制臺設計 92
6.2.1 手的作業(yè)區(qū)域 92
6.2.2 坐姿控制臺設計 93
6.2.3 開口尺寸 94
6.3 作業(yè)空間中的元件布局 95
6.3.1 元件的布局原則 95
6.3.2 元件的布局方法及步驟 96
6.3.3 作業(yè)空間中顯示器和操縱器的基本布局特點 101
6.4 座椅設計 102
6.4.1 坐姿對人體的影響 102
6.4.2 座椅的設計原則 103
習題與思考題 108
第7章 環(huán)境因素對人機系統(tǒng)的影響 109
7.1 熱環(huán)境 109
7.1.1 熱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的影響 110
7.1.2 減輕熱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影響的方法 112
7.1.3 熱環(huán)境對機的影響 112
7.2 振動環(huán)境 114
7.2.1 振動對人和機的影響 114
7.2.2 機器抗振動的主要技術措施與方法 115
7.2.3 振動的防護 116
7.3 噪聲環(huán)境 116
7.3.1 噪聲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的影響 117
7.3.2 降低噪聲的措施 118
7.3.3 次聲和超聲的影響與防護 119
7.4 照明環(huán)境 120
7.4.1 光的亮度與質量 120
7.4.2 光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122
7.4.3 照明設計 122
7.5 氣體環(huán)境 124
7.6 顆粒物環(huán)境 125
7.6.1 顆粒物對人的危害及防護 125
7.6.2 顆粒物對機器設備的危害及防護 126
7.7 電磁環(huán)境 128
7.7.1 電磁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及防護 128
7.7.2 電磁環(huán)境對機器設備的影響及防護 129
習題與思考題 131
第8章 人機系統(tǒng)設計與評價 132
8.1 人機系統(tǒng)特性 132
8.1.1 人機系統(tǒng)的功能 132
8.1.2 人與機的特性比較 132
8.2 人機系統(tǒng)功能分配 133
8.2.1 功能分配原則 134
8.2.2 功能分配過程 134
8.2.3 功能分配方法 136
8.3 人機系統(tǒng)設計 140
8.3.1 人機系統(tǒng)設計要求 140
8.3.2 人機系統(tǒng)設計流程 141
8.3.3 系統(tǒng)自動化 143
8.4 人機系統(tǒng)評價的內容和特點 145
8.4.1 人機系統(tǒng)評價的內容 145
8.4.2 人機系統(tǒng)評價的特點 146
8.5 檢查表評價方法 147
8.6 聯(lián)系鏈評價方法 151
8.6.1 聯(lián)系鏈評價方法概述 151
8.6.2 聯(lián)系鏈評價方法應用舉例 152
習題與思考題 152
第9章 船舶人機工程 153
9.1 相關標準、指南和方法 153
9.2 船舶設計人機工程學要求 154
9.2.1 氣候 154
9.2.2 空調和通風 155
9.2.3 噪聲 155
9.2.4 振動 156
9.2.5 照明 156
9.2.6 色彩 158
9.2.7 職業(yè)安全 160
9.2.8 駕駛室工作站布置 160
9.2.9 駕駛室工作面板布局 164
9.3 船舶駕駛室布置人機工程學設計 166
9.3.1 工作站布置分析方法 166
9.3.2 人機界面布局研究 170
9.3.3 船舶駕駛室布置設計實例 176
習題與思考題 183
第10章 核電站人機工程 184
10.1 核電站人機工程設計要求 184
10.1.1 法規(guī)標準要求 184
10.1.2 控制室設計的人機工程要求 184
10.1.3 數(shù)字化人機交互信息顯示設計的人機工程要求 185
10.1.4 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要求 190
10.1.5 數(shù)字化運行規(guī)程系統(tǒng)設計的人機工程要求 191
10.2 核電站人機工程設計 196
10.2.1 控制室設計 196
10.2.2 信息顯示畫面設計 202
10.2.3 報警系統(tǒng)設計 203
10.2.4 數(shù)字化運行規(guī)程系統(tǒng)設計 206
習題與思考題 208
第11章 人機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 209
11.1 人的應激與失誤 209
11.1.1 人的應激 209
11.1.2 人的失誤 211
11.2 核電站人因失誤類型及預防 217
11.2.1 人因失誤類型 217
11.2.2 人因失誤預防方法 219
11.2.3 典型人因失誤事件分析 222
11.3 機的安全性評估 223
11.3.1 安全性評估流程 223
11.3.2 確定使用形態(tài) 224
11.3.3 危險源識別 224
11.3.4 風險預測 226
11.3.5 風險評價 226
11.3.6 降低風險 227
11.3.7 再評價與經過觀察 229
習題與思考題 230
參考文獻 23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