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中國美學(第4輯)

中國美學(第4輯)

中國美學(第4輯)

定 價:¥89.00

作 者: 鄒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123549 出版時間: 2018-03-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美學》是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shù)期刊,內(nèi)容以研究中國美學包括古代和現(xiàn)代兩大部分為主,尤其側(cè)重中國古代美學和審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學比較研究。本輯為第4輯,主要有六大欄目,如“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中日美學交流”“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家研究”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等,既有從唐代詩歌、唐代茶道、漢字、禮儀、朱彝尊詞、蘇軾書法研究了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又研究了慧遠視覺美學、張衡設(shè)計美學和劉勰自然美學;此外,還分析了李澤厚實踐美學、網(wǎng)絡女性稱呼語、網(wǎng)絡文學、葛亮作品等,文章頗能代表中國美學研究領(lǐng)域的成果和方向,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鄒華,男,1952年12月生,遼寧岫巖人?,F(xiàn)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美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政法學院哲學美學博士生導師、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先后擔任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長期從事美學理論和中國美學研究 ,著有《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美學理論的探索與重構(gòu)》《中國美學原點解析》《中國美學的歷史重負》《中國美學的后古典時代》;主編《北京審美文化史》(三卷本,撰寫上古至元代卷);合著《中國美學主潮》等。在多種重要期刊發(fā)表美學論文百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生成機制研究》等。學術(shù)成果曾獲山東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中華美學學會優(yōu)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近20項。

圖書目錄

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唐朝審美精神論【陳望衡】
漢字美學:神性精神、詩性表征與其審美還原【位俊達】
禮儀美學和典禮藝術(shù)——從美學和藝術(shù)看中國傳統(tǒng)之禮【易冬冬】
聽遍梨花昨夜風,今夜黃昏雨——朱彝尊詞對南宋的因襲及美學特色【賈鑫薇】
唐代茶道形成的原因及審美取向【賈 靜】
蘇軾書法美學研究【謝廣輝】
中日美學交流
志賀重昂《日本風景論》與日本式崇高【〔日〕濱下昌宏】
本居宣長的物哀論與袁枚的性靈說【〔日〕辰巳正明】
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旅日畫家臧新明的藝術(shù)人生【鄭子路】
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家研究
觀想的美學:慧遠對傳統(tǒng)中國視覺美學的開拓與新變【劉 方】
“孤技”之美——論張衡設(shè)計美學思想【朱 潔】
劉勰自然美學思想研究——以“率爾造極,精思愈疏”為對象【尹一帆】
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
李澤厚早期實踐美學的特征、貢獻與局限【江 飛】
女性網(wǎng)絡稱呼語演變的社會審美考察【古珍晶】
論葛亮創(chuàng)作中的南方城市文化審美【顧江冰】
幻象與創(chuàng)傷——《我不是潘金蓮》的意識形態(tài)幻象功能【徐 小】
網(wǎng)絡小說的“底層”敘事及其美學風格【陳焮怡】
美學理論研究
情感體驗:審美實踐的驅(qū)動力【徐 良】
北京審美文化研究
從“讀者”視角探析798藝術(shù)區(qū)的審美特征【王寧寧】
從老舍京味兒小說看其作品審美意蘊的嬗變【石志剛】
《中國美學》稿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