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史部傳記類劉永濟評傳

劉永濟評傳

劉永濟評傳

定 價:¥78.00

作 者: 陳文新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16093040 出版時間: 2017-08-01 包裝: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劉永濟(1887一1966),字弘度,號誦帚,晚號知秋翁,室名易簡齋,晚年更名微睇室、誦帚庵,湖南省新寧縣人。他是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國家一級教授,也是20世紀著名的詞人,其在古典文學有關“屈賦”、《文心雕龍》以及詞學等研究領域成果卓著。該書稿從詳細從劉永濟的家世淵源、求學經(jīng)歷、教職經(jīng)歷,與學衡派關系以及對武大文學學科建設的貢獻,先生在政治變動時期在思想及人身上受到的變化與沖擊,以及其著作《誦帚盦詞》《文學論》《十四朝文學要略》《屈賦通箋》《文心雕龍校釋》《唐人絕句精華》的學術價值和先生對詞學研究、“說部”研究、曲學研究所作的貢獻等幾個方面闡述出劉永濟先生對現(xiàn)代中國學術不可磨滅的貢獻??傮w而言是一部有關劉永濟先生評傳的權(quán)威書稿。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陳文新,1957年生,湖北公安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F(xiàn)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明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所主編《中國文學編年史》以編年的方式立體呈現(xiàn)了數(shù)千年中國文學的發(fā)展進程。出版有《文言小說審美發(fā)展史》等10余部專著。 江俊偉,女,1981年生,湖北武漢人。2014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版有《離騷神韻》、《貢舉志五種》(合著)等著作,在《文學遺產(chǎn)》、《中國教育報》、《中國小說論叢》(韓國)等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及綜述近30篇。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1
章 劉永濟的求學生涯................. 10
 一 書香門第...................... 10
 二 前清秀才的自學經(jīng)歷與儒家信仰............ 18
 三 新式教育拓展了劉永濟的視野和學緣.......... 24
第二章 從明德學校教員到東北大學教授........... 34
 一 任教于明德:詞家、學者與文化人........... 34
 二 東北大學教授:文化立場與民族情懷.......... 46
第三章 劉永濟與學衡派.................. 58
 一 «學衡»與劉永濟的文化保守主義立場......... 59
 二 «湘君»與劉永濟的辭章家氣質(zhì)............ 68
第四章 劉永濟與20世紀40年代的武漢大學文學學科..... 86
 一 國立武漢大學一度以“保守”著稱........... 87
 二 蘇雪林何以對劉永濟耿耿于懷............. 93
 三 劉永濟的雅量.................... 100
 四 劉永濟的幾個主要學術領域.............. 106
第五章 從“思想改造”到“識得真源”........... 108
 一 “補讀人間未見書”................. 109
 二 “要向青燈共策勛”................. 121
第六章 «誦帚盦詞»的編訂、印刷與審查.......... 133
 一 劉永濟眼中的«誦帚盦詞».............. 133
 二 «誦帚盦詞»“審查結(jié)論”和“結(jié)論”所判定的“反動作品”  ……140
第七章 «文學論»的三重視野............... 155
 一 «文學論»的文化視野................ 156
 二 «文學論»的文學史視野............... 160
 三 «文學論»的文學批評史視野............. 166
第八章 «十四朝文學要略»的文學史書寫.......... 172
 一 «十四朝文學要略»的文學史理念........... 172
 二 «十四朝文學要略»與主流文學史的視野之異...... 181
第九章 劉永濟屈賦研究的路徑與得失............ 191
 一 知人論世是劉永濟屈賦研究的基本范式......... 192
 二 劉永濟屈賦考據(jù)的人文性與科學性........... 202
 三 劉永濟論屈賦辭章之美................ 217
第十章 «文心雕龍校釋»的文學史建構(gòu)........... 236
 一 “校釋之作,原為大學諸生講習魏、晉、六朝文學而設” …… 236
 二 «文心雕龍校釋»注重“風會”即長時段文學狀況的考察…… 245
 三 文學史視野下的辨體研究及各體代表作之分析...... 256
第十一章 «唐人絕句精華»的學術宗旨與主要貢獻...... 266
 一 劉永濟論王士禎神韻說的歷史緣由........... 266
 二 «唐人絕句精華»與«唐人萬首絕句選»的風貌之異... 272
 三 «唐人絕句精華»具有豐富的學術內(nèi)涵......... 281
第十二章 劉永濟詞學研究的三個面向............ 288
 一 劉永濟論“填詞之事”................ 289
 二 劉永濟論唐五代詞的流派劃分和風會變遷........ 310
 三 劉永濟的吳文英書寫與20世紀的文學史敘述...... 317
 四 劉永濟的吳文英詞細讀................ 326
第十三章 劉永濟的說部研究與曲學研究........... 340
 一 劉永濟論說部流別.................. 340
 二 劉永濟的曲學研究.................. 357
結(jié)語 劉永濟與現(xiàn)代中國學術................ 370
 一 詞人劉永濟..................... 370
 二 古典文學專家劉永濟................. 386
 三 現(xiàn)代學術史上的劉永濟................ 394
附錄 劉永濟年表..................... 403
主要參考文獻....................... 429
 一 (研究對象)原始文獻................ 429
 二 古籍........................ 432
 三 (研究性)著作................... 435
 四 (研究性)論文................... 445
后記........................... 44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