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8.00
作 者: | 暫缺 |
出版社: | 廣東旅游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57016388 | 出版時間: | 2019-04-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 | 頁數(shù): | 210 | 字數(shù): |
第1章 避免“尬聊”,學會傾聽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平時的溝通聊天中也是如此。我們要想搶占先機,首先就要弄清楚別人在說什么,聽懂別人說話的內(nèi)容以后才能更準確地去表達自己。所以,在交談中,避免“尬聊”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傾聽。
別著急打斷,聽聽別人怎么說
從語速的快慢來判斷說話人的心理
傾聽不是聽聽就行了
聆聽需要專注
會聽的人才會說
謝謝你愿意聽我說
第2章 看出門道,察言觀色不可缺
真正的說話高手不僅僅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有敏銳的周邊觀察能力。他們往往能通過對方的表情或者肢體語言來判斷其心里真實的想法,從而更容易將話說到對方心里去。
如何巧妙地拒絕
找到讓對方舒服的談話方式如果不會說,那就看看別人怎么說035
將對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看破可以,不要說破
肢體語言藏真相
第3章 模仿是個技術(shù)活
當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困惑時,不妨向一些優(yōu)秀的人學習學習。看他們在溝通中是如何自我解嘲,又是如何贊美別人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卻很難向別人開口,有時候在朋友和親人面前說話又會太直白,甚至失去分寸。這些不足之處都可以通過學習、模仿來得到改善和提高。
自嘲是留給自信的人的
完美溝通,幽默助力
聊天時的尷尬感是怎么來的
學會如何贊美別人
求助,沒你想的那么難開口
對親密的人說話也要有分寸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第4章 溝通有術(shù),三思而后說
很多人因為說話太直接得罪別人卻不自知,還要將這種行為美其名曰:“直白”可是這種不經(jīng)過大腦的直白往往很難讓人接受。人際交往本來就是一張很復雜的網(wǎng),如果因為自己一句不經(jīng)思考的話讓別人對你耿耿于懷,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說話前一定要三思。
溝通無障礙,話題需轉(zhuǎn)移
說話不經(jīng)過大腦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別覺得快人快語是好事
如果可以,請跟聊得來的人聊
有個性絕不是目中無人
別讓不好意思成為絆腳石
多學多思,為自己積累談資
第5章 把控自己的表達欲
每個人都有想要傾訴自己的時候,即便這樣,也不要不分場合地逮著誰都將自己的心事傾吐而出,或者自己一個勁兒地說個沒完,完全不給對方空間去表達。把控好自己的表達欲,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的交談空間。
話到嘴邊停一停
給他人說話的空間
初次見面該怎么說
接收有價值的信息,而非表象信息
第6章 看欲言又止,懂言外之意
面對陌生人,或者關(guān)系不太近的朋友和同事,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會遇到冷場的尷尬,怎樣去尋找話題,或者怎樣讓談話順利又愉快地進行下去呢?這就需要我們找到對方的興趣點,而不是盲目地沒話找話。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來領(lǐng)會其中的深意。
一個眼神是怎么勝過千言萬語的
沒話找話比沉默要尷尬
找準興趣點,投其所好
保持神秘,讓對方猜你的欲言又止
批評也要講方法
第7章 分寸感是溝通的基礎(chǔ)
溝通的尺度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表達得太少,從而讓自己錯失良機;而有時候我們又會因為自己過度的表達而惹來麻煩。怎樣避免這種分寸感的缺失呢?這就需要我們多多體會并尊重對方的感受,這是溝通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和原則。
寒暄要有度
溝通有尺度,避免“自來熟”
擁有同理心是打開對方心理防線的一把鑰匙
話不要說太多太滿
留一點空間,不要隨意打聽隱私
第8章 說好想說的,會說想說的
現(xiàn)代溝通條件的便利讓言語的傳達變得更加便捷和快速,而我們的溝通頻率也隨之而增加。什么樣的說話方式讓人更加舒服?怎樣的表達方式會讓自己與他人的溝通更和諧?這些都是現(xiàn)代溝通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不僅要說好想說的,更要會說想說的,這才是表達和溝通的王道。
微信時代溝通的利與弊
打電話時,怎么說話不尷尬
怎么說話更讓人舒服
說話不是為了去說服別人
少用否定詞,讓溝通更順暢
會說讓你與他人的交往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