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jià):¥28.00
作 者: | 孔德立 |
出版社: | 學(xué)習(xí)出版社 |
叢編項(xiàng): | |
標(biāo)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14708820 | 出版時(shí)間: | 2019-03-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頁(yè)數(shù): | 200 | 字?jǐn)?shù): |
目 錄
緒 論 …………………………………………………………………… ( 1 )
一、問題的提出……………………………………………………… ( 2 )
二、研究現(xiàn)狀………………………………………………………… ( 4 )
上篇 綜合研究
第一章 先秦諸子的起源與儒墨異途………………………………… ( 15 )
第一節(jié) 精神覺醒時(shí)期的先秦諸子………………………………… ( 15 )
第二節(jié) 從繼承傳統(tǒng)與關(guān)注現(xiàn)實(shí)看諸子的起源…………………… ( 20 )
第三節(jié) 從天道到人道的思想發(fā)展看儒墨異途…………………… ( 30 )
第二章 儒家的興起與重建禮儀之道的努力………………………… ( 38 )
第一節(jié) 孔子建立禮儀之道的努力………………………………… ( 38 )
第二節(jié) “七十子”與儒家傳統(tǒng)的初步形成… …………………… ( 44 )
第三章 墨家的崛起及主要學(xué)說……………………………………… ( 53 )
第一節(jié) 儒家學(xué)說是墨家的重要思想來源………………………… ( 53 )
第二節(jié) 墨子與墨家的主張………………………………………… ( 56 )
2 先秦儒墨關(guān)系研究
第四章 墨子非儒與孟子辟墨………………………………………… ( 76 )
第一節(jié) 墨孟的天命鬼神觀…………………………………………( 77 )
第二節(jié) 墨孟的喪葬與禮樂觀……………………………………… ( 81 )
第三節(jié) 墨孟的命運(yùn)觀……………………………………………… ( 84 )
第四節(jié) 墨孟的論辯術(shù)與社會(huì)責(zé)任………………………………… ( 87 )
第五節(jié) 墨孟的賢人觀……………………………………………… ( 89 )
第五章 荀子辟墨與儒學(xué)的新發(fā)展…………………………………… ( 93 )
第一節(jié) 荀子辟墨…………………………………………………… ( 93 )
第二節(jié) 荀子對(duì)墨子思想的吸收…………………………………… ( 98 )
下篇 專題研究
第六章 從“和”“同”關(guān)系看先秦儒墨政治學(xué)的演進(jìn)…………… ( 103 )
第一節(jié) 棄同求和:西周到春秋時(shí)期政治學(xué)的演進(jìn)……………… ( 103 )
第二節(jié) 和而不同:孔子的協(xié)調(diào)政治論…………………………… ( 106 )
第三節(jié) 尚同:墨子的服從政治學(xué)………………………………… ( 108 )
第四節(jié) 子思的“和”“同”思想… ……………………………… ( 112 )
第五節(jié) 人性之“同”與政治之“和”:孟、荀的政治學(xué)… …… ( 113 )
第七章 “神道”何以“設(shè)教”— 先秦儒墨的宗教思想… ……… ( 118 )
第一節(jié) 從“神道設(shè)教”到“人道教化”… ……………………… ( 119 )
第二節(jié) 孔子以“人道”為核心的“神道設(shè)教”… ……………… ( 123 )
第三節(jié) 墨子的神道設(shè)教思想……………………………………… ( 130 )
第四節(jié) 子思的“神道設(shè)教”思想………………………………… ( 137 )
目 錄 3
第八章 先秦儒墨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 142 )
第一節(jié) 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體系的倫理學(xué)說……………… ( 142 )
第二節(jié) 墨子的兼愛倫理學(xué)………………………………………… ( 145 )
第三節(jié) 見善如不及:孟子之善根于心…………………………… ( 148 )
第四節(jié) 禮以經(jīng)綸、學(xué)以明理:荀子的倫理學(xué)…………………… ( 150 )
余 論…………………………………………………………………… ( 159 )
附 錄…………………………………………………………………… ( 163 )
參考文獻(xiàn)………………………………………………………………… ( 169 )
索 引…………………………………………………………………… ( 178 )
后 記…………………………………………………………………… ( 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