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老子其人其書 001
一、老子與《道德經(jīng)》簡介 001
二、孔子向老子請教“禮 004
三、孔子多次向老子請教“道” 007
第二章 “道法自然”與以“道”為核心的哲學體系 011
一、什么是“道” 011
二、“道”若“玄牝” 013
三、“無中生有”是唯物主義的哲學概念 014
四、“道法自然”:人類社會發(fā)展普遍意義的價值命題 017
第三章 禍福相倚:對立統(tǒng)一與相互依存和轉化的哲學智慧 022
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宇宙萬物是相互依存
并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統(tǒng)一體 022
二、禍福相倚:世間萬物皆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 023
三、“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宇宙萬物都處在
運動、變化和發(fā)展之中 027
第四章 “無為而治”與以人為本 029
一、無為而治”的內(nèi)涵和實質(zhì):“去甚、去奢、去泰 030
二、“無為而治”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 036
三、以百姓心為心”:權為民所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036
四、“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關注民生,愛惜民力 042
五、老子反對“愚民”政策 043
第五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與修身為本 046
一、“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046
二、“圣人不積”:“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048
三、“不欲以靜,天下自正”:領導者自律 051
四、“功遂身退,天之道”:人生追求目標要適可而止
不要企望十全十美 052
第六章 “柔弱勝剛強”與立身處世 056
一、“柔弱勝剛強”的社會哲學意義 056
二、上善若水”:“守柔、不爭、處下 057
三、抱樸守拙”:反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
和逞強、逞能、逞勇 059
第七章 大氣做人,小細做事
一、“海納百川”:學江海為“百谷王 063
二、“受國之垢,乃天下王”:圣人”應有的心懷和品格 066
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就事業(yè)須從小事做起 071
第八章 坦然善謀:韜光養(yǎng)晦與隱忍待機
一、弱者之道:老子智慧謀略思想的哲學意義 074
二、“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弱者生存發(fā)展之道 075
三、“曲則全,枉則直”:面對逆境,忍辱負重
創(chuàng)造新的人生增長點 077
四、“欲去姑舉,欲取先予”:“取”的智慧 079
五、“卑而驕之,哀兵常勝”:“勝”的謀略 081
第九章 “不以兵強天下”與建立和諧世界 083
一、反對用戰(zhàn)爭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問題 084
二、大小國家都要主動“謙下”,和諧相處 088
三、“小國寡民”:老子“原始共產(chǎn)主義”社會模式的
思想寄托 092
第十章 “不敢為天下先”:以退為進的軍事戰(zhàn)略 096
一、“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與后發(fā)制人的
軍事戰(zhàn)略 097
二、后發(fā)制人的具體斗爭策略和方法 100
三、后發(fā)制人軍事戰(zhàn)略的關鍵:優(yōu)秀將帥的德才要求 102
四、后發(fā)制人戰(zhàn)略策略對中國歷代軍事思想的影響 103
五、后發(fā)制人與積極防御軍事戰(zhàn)略方針 104
第十一章 老子的修道養(yǎng)生與健康長壽 112
一、“貴身”:生命高于一切 112
二、“養(yǎng)生”:“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15
三、養(yǎng)神:致虛、守靜與恬淡、虛無 118
四、“復歸于樸”:“三無”與“四忘記” 122
第十二章 《道德經(jīng)》的語言風格與藝術審美價值 129
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言簡意賅充滿哲理的
洗練語言特點 129
二、用女性生殖器比喻“道”:形象化的語言藝術風格 131
三、哲理內(nèi)容與詩歌形式融為一體的表現(xiàn)手法 134
第十三章 《道德經(jīng)》與《周易》等文化典籍的歷史淵源 138
一、居安思危思想與憂患意識 140
二、正義戰(zhàn)爭觀 143
三、賞罰嚴明的建軍思想 146
四、靈活的用兵戰(zhàn)法 148
五、集中兵力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思想 150
六、將帥的標準 151
七、區(qū)別主從、瓦解敵軍的策略 152
八、“謙下、不爭”與“謙,亨,君子有終” 153
九、“柔弱勝剛強”與“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154
第十四章 老子與《道德經(jīng)》在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156
一、老子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157
二、老子思想對中國政史的影響 159
三、老子思想的國際影響力 164
第十五章 《史記》中有關老子生平的節(jié)錄 168
第十六章 《道德經(jīng)》原文、譯文與評注 171
一、道經(jīng) 171
二、德經(jīng) 211
主要參考文獻 259
后記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