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chuàng)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

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chuàng)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

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chuàng)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

定 價:¥49.00

作 者: [美] 普鳴 著,甘陽,吳飛 編,楊起予 譯,唐鶴語 校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8065926 出版時間: 2020-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6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作者,起也?!白鳌庇信d起、創(chuàng)新之義,但孔子卻講“述而不作”。是“述”還是“作”,構成了中國古代思想中圍繞“創(chuàng)作”“人為”觀念展開的一場歷史悠久的論辯。“述作之辯”不僅是哲學層面上自然與文化關系的呈現(xiàn),其核心在于大變革時代人們對新制度——中央集權帝國——合理性的闡釋,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為中國歷史進程帶來的文化張力。 此書是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教授普鳴的代表作之一,由他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作者追溯并分析了商周卜辭銘文、戰(zhàn)國諸子文獻及秦漢政論中有關“創(chuàng)作”的敘述,不僅延續(xù)了西方漢學對“關聯(lián)性思維”的探討,也為考察中國古典文明提供了一個別具特色的視角。

作者簡介

  邁克爾·普鳴(Michael Puett),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院教授、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瑞典皇家科學院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史,尤其是早期中國的道德、禮儀與政治,兼?zhèn)錃v史學、人類學、宗教學與哲學等多學科視角。他為本科生開設的“中國倫理與政治課”是哈佛大學Z火爆的課程之一,以此為基礎出版的《哈佛中國哲學課》也在國內外大受歡迎。普鳴的學術代表作有《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chuàng)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The Ambivalence of Creation : Debates Concerning Innovation and Artifice in Early China)和《成神:早期中國的宇宙論、祭祀與自我神化》(To Become a God: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兩書中文版均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圖書目錄

致謝
譯者例言
緒論
對中國文化的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架構
第一章 御疆辟土
青銅時代對祖先與創(chuàng)作的看法
青銅時代的《詩》與卜辭、銘文
周之衰亡
結論
第二章 人之技藝
戰(zhàn)國時期對自然與文化問題的論辯
論辯之始
修正對“自然”的定義
文化的本質:戰(zhàn)國后期論辯的發(fā)展
結論
第三章 圣人、臣下與亂賊
敘述國家起源
早期中國神話研究的癥結
敘述國家起源
結論
第四章 創(chuàng)作帝國
帝國統(tǒng)治的興起與鞏固
創(chuàng)作帝國:秦朝
帝制的衰落
漢代對帝國的再造與鞏固
結論
第五章 創(chuàng)作的悲劇
司馬遷對帝國興起的重構
司馬遷的規(guī)劃
司馬遷筆下的國家歷史
引申
結論
附錄“作”字探源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