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jīng)典理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2卷第2期)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2卷第2期)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2卷第2期)

定 價:¥148.00

作 者: 王杰 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63157 出版時間: 202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是一本以馬克思主義美學為中心,兼及東西方美學和美學史研究的集刊,每年出版兩期,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每一期根據(jù)本年度的學術熱點和動態(tài)開設相應主題欄目,通過組稿來討論相關議題?;緝?nèi)容含括: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當代美學基本問題、審美人類學等研究領域。 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學界至少包含著三層含義:一、它是一種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相對立的哲學和美學理論范式;二、它被當作蘇聯(lián)社會主義美學的代名詞;三、它被認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美學理論。正是基于這種概念內(nèi)涵相互重疊、交叉與碰撞的現(xiàn)狀,《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致力于發(fā)現(xiàn)這種多義性在中國語境中所共同顯示的當代美學的基本問題,并延伸其周邊問題,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美學更加充滿活力,真正在中國當代的思想文化領域發(fā)揮核心作用。

作者簡介

  王杰,男,1957年10月,江蘇無錫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博士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主編、浙江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學術兼職有: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專家組成員、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兼職教授、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等。已出版《審美幻象研究——現(xiàn)代美學導論》《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代美學問題》《美學意識形態(tài)》(譯著)等。

圖書目錄

卷首語 _ 1
專家特稿
斯拉沃熱·齊澤克
盧幸妮

作為抽象主義作家的貝克特 _ 3
沃爾夫岡·韋爾施
朱更生

藝術對抗自然
——對立、統(tǒng)一抑或滲透? _ 15
托尼·本尼特





察覺間隙
——走向習性的政治史 _ 27
當代西方美學
布麗吉特·比爾—米薩兒
史曉林

作為工具和靈感的美學
——文化創(chuàng)意時代的審美資本主義研究與時尚 _ 63
戴維·馬格利斯
史曉林

文學為什么重要? _ 71
賈斯汀·奧康諾



上海:文化產(chǎn)業(yè)與現(xiàn)代性 _ 85
佩特拉·洛伊特納
盧幸妮

反思時尚 _ 114
目 錄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2 s
.
沃爾特·米格諾羅
謝海燕

脫鉤:現(xiàn)代性修辭、殖民性邏輯與去殖民性語法 _ 120


李小江
三維視角看馬克思的婦女觀和性別理論 _ 136
丁爾蘇
從“兩善對峙”到“善惡斗爭”
——黑格爾悲劇沖突論述評 _ 149
黃圣哲
齊美爾的社會學美學 _ 159


現(xiàn)代世界語言維度的嬗變 _ 175
廖雨聲
加速時代的審美感知重塑
——《慢下來——走向當代審美》中的慢速美學 _ 189
曾仲權
地理空間轉向與地理空間批評的譜系
——晚近西學思潮學術術語描述校正兼與陸揚先生商榷(下) _ 201
彭成廣
人與社會“總問題”的聚焦
——論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馬克思主義美學及其根本旨趣 _ 227
中國當代美學


廖雨聲
如何在幻象的叢林中表征出現(xiàn)實?
——審美反映論的理論貢獻及其當代意義 _ 247
舒開智
馬克思主義文學反映論的當代價值與生命力 _ 261
Volume 22 Issue 2 3
.
石長平
實踐論美學的人學理論形態(tài)建構與中國當代美學的發(fā)展 _ 276
王建剛
走向人類學的歷史研究
——論復調史觀的興起兼評鄧文初的《歷史學家的作坊》 _ 298


張會杰
電視文獻紀錄片《國家記憶》的敘事策略 _ 316


權力的可視性:視覺政治與圖像生產(chǎn) _ 326
重大項目專欄: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傅其林
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專欄:紀念阿格妮絲·赫勒 _ 345
阿格妮絲·赫勒



現(xiàn)代性起源及現(xiàn)狀
——對漢斯·約納斯關于本體論革命和技術革命講座的評論 _ 347
李慧文
現(xiàn)代性視閾下的日常生活美學
——以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為重點 _ 363
郭芳麗
論盧卡奇《審美特性》的文藝反映論思想 _ 377
重大項目專欄:中國禮樂美學對傳統(tǒng)制度文明的創(chuàng)構研究
劉彥順
美感—財富分配與禮樂制度階級分析的可能性及限度 _ 395
王彥章
血親情理:中國禮樂美學的文化基因 _ 413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4 s
.
徐希定
道家對“禮樂”觀念的理解
——以《莊子》與《聲無哀樂論》為中心 _ 427


論《劉子》的禮樂美學思想 _ 447
審美心理研究
孟凡君
認知神經(jīng)科學對美感研究的啟示
——神經(jīng)美學研究初探 _ 465


西方神經(jīng)美學的源起、內(nèi)涵及意義
——基于馬克思主義美學視角的考察 _ 480
書評、影評與會議綜述


從“強制闡釋論”的理論反思到當代西方文論的“六大批判”
——評張江先生著作《當代西方文論批判研究》 _ 505
李繼凱
對話批評:中國視角下的西方學界
——讀李小江《后烏托邦批評:〈狼圖騰〉深度詮釋》 _ 517
徐放鳴
詩學視域的拓展與跨文化的匯通
——評丁來先教授新著《信仰的詩意及存在的復歸》 _ 525
袁盛勇


延安文藝與路遙:豐富而復雜的文學向度 _ 533
Volume 22 Issue 2 5
.
史曉林



電影是認識當代社會的一種方式
——以對《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討論為例 _ 540


錯誤與擾亂:重新解讀電影《飛越瘋人院》中的悲劇與政治 _ 557
尹慶紅
從阿多諾到沃夫曼:德國藝術社會學的轉向
——黃圣哲教授訪談 _ 569


繪畫、文學、電影等藝術作品的當代闡釋
——“當代中國藝術批評:理論建構的可能性”學術研討會綜述 _ 582
學術隨筆
俞建文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探究當代中國美術發(fā)展之途徑 _ 595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_ 602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 _ 604
Abstracts _ 61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