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版起,“長孫博歷史學考研系列”之四的《歷史學基礎·名詞解釋》分成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冊。其中《歷史學基礎·名詞解釋(世界史分冊)》是專門指導歷史學考研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史名詞解釋的輔導書。 本書是長孫博在研究幾乎所有歷史學統(tǒng)考真題、自主命題高校真題的基礎之上,以先創(chuàng)的“三段論”方法編寫而成。相較2020年版《歷史學基礎·名詞解釋》世界史部分,本書做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修訂率近乎100%,尤其是引入了思維導圖,提供了全新的名詞解釋復習方法。 與其他輔導資料相比,本書具有以下顯著特點:一、選詞全面,重點突出 本書共收錄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和史學史相關名詞近2000條(含重復真題名詞),內容上包括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宗教、人物生平及著作等。這些名詞解釋幾乎涵蓋了歷史學考研所有世界史部分的重點內容。鑒于歷史學考研名詞眾多,本書特別用*號標記了576個名詞,它們是考生復習時必須掌握的重點詞條。二、思維導圖高效復習,三段論高分答題 本書根據名詞解釋之間的內在歷史邏輯關系,提供了14頁的世界史名詞解釋的思維導圖,直觀地展現了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和史學史各章節(jié)框架下的重點名詞解釋。建議考生在復習時,反復研究這些思維導圖,以便強化記憶,快速掌握。 本書追求簡明而準確的釋義,可以直接作為應試答案。在結構上,本書所有名詞解釋按照長孫博原創(chuàng)的“三段論”高分模式編寫;在字數上,平均每個名詞的解釋字數在210字左右;在內容上,為考生提供了要點全面、內容精準、符合歷史學考研特點的參考答案。三、重視真題,查找方便 一般而言,重復出現的真題名詞為復習重點,并且重復次數越多就越重要。為此,本書精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60余所重點高校近30年歷史學考研真題中的名詞解釋,并注明真題來源,以幫助讀者明確名詞的重點。 別稱是名詞解釋的重要特點之一,包括全稱、簡稱以及因翻譯造成的不同名稱等。別稱的廣泛存在增加了考生復習名詞解釋的難度。本書梳理了大多數名詞解釋的別稱,并新增一份“名詞解釋(含別稱)索引”,方便考生查找對應的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