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消失的邊界:新媒體藝術亞審美性研究

消失的邊界:新媒體藝術亞審美性研究

消失的邊界:新媒體藝術亞審美性研究

定 價:¥45.00

作 者: 滕銳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219417 出版時間: 202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國際32開 頁數(shù): 33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媒介作為藝術內容的信息載體,既受到技術變遷、同時受到審美體驗方式的影響。新媒體藝術體現(xiàn)著藝術內涵與媒介技術的智能化聯(lián)結,改變了傳統(tǒng)審美方式的認知與體驗,審美研究已不再是以往“離身性”、“靜觀性”與“內省化”的哲學思考,而在更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多重感官經驗整合的“具身化”認知特征,強調個體的身體狀態(tài)直接參與審美認知的過程。通過個體“具身化”的審美參與,在審美感受中強調非審美性因素與審美性因素的整合性體現(xiàn),重視生理性快感在審美體驗中的輔助作用,以認知美學的審美知覺為先和美感形式模塊化認知生成,來擴展新媒體藝術審美研究的視角與路徑。解讀新媒體藝術的“亞審美性”,對藝術的媒介性特征以及“具身化”審美認知的科學性美學分析,有助于理解新媒體藝術美學的感知轉向與智能化轉向,及解決具體藝術實踐的理論問題。 書稿從認知視域出發(fā),以新媒體藝術“亞審美性”的美學特性為主要研究內容。以“亞審美性”的概念闡釋為論述起點,通過對藝術審美性的“非功利性”特征分析,以及媒介技術革新所帶來的審美觀念變革,來說明“亞審美性”觀念的形成依據與本質特征。

作者簡介

  滕銳,1999-2003年就讀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2006年就讀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12-2017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今,任教于東北師大大學傳媒科學學院,現(xiàn)為副教授。發(fā)表論文有:《2018年中國電視綜藝節(jié)目發(fā)展述評》(《當代電視》 2019年第2期)、 《從“亞審美性”看新媒體藝術審美嬗變及發(fā)展趨勢》(《山東社會科學》 2018年第12期)、《認知美學視域下新媒體藝術的“亞審美性”》(《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等。著有:《數(shù)字媒體品牌包裝》(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參與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時期文藝理論建設與文藝批評研究”(項目編號:12&ZD013)等;主持項目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項目編號:16YJC860019)、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項目編號:2013B71)等。

圖書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