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出身于古希臘雅典貴族家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師從蘇格拉底學習哲學。他曾到過埃及、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他創(chuàng)立了以“理念“為中心的哲學體系,對后世哲學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阿加德米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他在此執(zhí)教40年,直至逝世。理性訓練是柏拉圖教學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柏拉圖始終是以發(fā)展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為終目標。柏拉圖才思敏捷,著述頗豐,以他的名義流傳下來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書信。其主要思想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譯者簡介:王太慶(1922-1999),安徽銅陵人,194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史家、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