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高劍父折衷思想研究

高劍父折衷思想研究

高劍父折衷思想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張繁文 著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廣州美術學院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2082349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8 字數:  

內容簡介

  海派、京派和嶺南畫派對中國近現代畫壇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民初畫壇三足鼎立的局面”。嶺南畫派仍存在于今天中國的廣州、香港、臺灣三地。厘清嶺南畫派的起源、發(fā)展,不但能夠對近現代美術史的研究提供理論幫助,而且也會對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產生影響。作為嶺南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高劍父無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研究嶺南畫派,高劍父是個繞不過去的標志性人物。關于高劍父的研究,在全國,特別在廣東一直是熱門話題,每年都有不少研究論文。有關嶺南畫派、高劍父的學術研討會也時有開展,僅廣州藝術博物院在2007年、2008年就主辦過高劍父文稿專題討論會,居廉、居巢學術研討會。從這點來看,高劍父研究相當活躍。但是,高劍父研究還有不足。大多數的研究者都是從某一個局部去審視高劍父的,沒有進行系統的、宏觀的研究。梁世雄在談到嶺南畫派紀念館建設的時候說:“紀念館的班子建設很重要,一直沒有解決好,要盡快解決。還要開展理論研究,包括整個廣東美術的研究?,F在有分量的理論文章不多,尤其是對嶺南畫派的研究,這個廣州在這方面是弱點?!睏钪庠趲X南畫派紀念館會議上發(fā)言道:“在理論上我們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我翻閱了一下《嶺南畫派研究》,出了幾集,里頭有些好文章包括李偉銘的,真的做了些研究工作的,可實在是在太少太少了?!边€說:“徐悲鴻與高劍父體系的分量是一樣的,從影響力來講,是南北兩位大師,所以我很幸運,兩位大師都是我的老師。從事徐悲鴻先生理論研究的人太多,而且非常好,著作很多,但研究高劍父先生,你說有誰?我們搞了一個刊物都沒幾篇文章,懸殊太大,差距太大,所以從硬件到軟件我們都吃虧了,我覺得現在應該清醒過來?!苯陙?,高劍父的文稿、畫稿不斷面世,給當今的研究者們提供了寶貴資料,但仍然沒有被很好地挖掘。綜上所述,關于嶺南畫派、高劍父的研究仍然不足,研究的深度、廣度都有待加強。

作者簡介

  張繁文,上海大學美術學博士,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發(fā)表關于高劍父研究的論文多篇,亦善繪畫實踐。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研究緣起、目的和意義
二、研究概況
三、研究視角、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高劍父“折衷”思想形成之基礎
第一節(jié) 廣東的開放和外銷畫傳統之于嶺南畫學的啟蒙
第二節(jié) 洋務運動、維新派活動之于高劍父“折衷”思想的啟蒙
第三節(jié) 孫中山革命思想、五四運動之于高劍父“折衷”思想的啟蒙
第四節(jié) 十香園:“折衷”思想孕育之基地
一、傳統花烏畫技法:“折衷”思想形成之基點
二、寫生:“折衷”思想形成之要素
三、撞粉法、撞水法:“折衷”思想形成之橋梁
四、無物不寫的題材觀:“折衷”思想形成之保證
小結:西學與傳統
第二章 探索與模仿——高劍父早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
第一節(jié) 游學、革命、辦報等活動中的創(chuàng)作及其畫學思想
一、赴日留學與革命征程:“折衷”思想形成的契機
二、新媒材:“折衷”成果展示之園地
第二節(jié) 高劍父早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
一、時代精神的表達
二、寫實的“折衷”
三、繪畫美學的“折衷”
四、形式的“折衷”
小結:模仿與吸納之間
第三章 以中為本——高劍父中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中國畫現代化進程中的繪畫創(chuàng)作及其畫學思想
一、“方黃之爭”:“折衷”思想得以修正的契機
二、印度取法:尋找“折衷”的另一參照系
三、中國本位文化運動語境下的“折衷”探索
四、現代派傳播:“折衷”的新語境
第二節(jié) 高劍父中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
一、以中國畫語言為基礎“折衷”他國藝術語言
二、對西方現代派技法的領悟與形式的“折衷”
三、題材上“折衷”新舊
小結:“折衷”思想與“新國畫”的誕生
第四章 以文人畫為本——高劍父晚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宗教信仰與疾病困擾下的“折衷”思想
一、一個致命的缺陷:西畫基礎的薄弱
二、傳統文人畫傾向的“新文入畫”
三、篤信佛教:倡導“新文人畫”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健康問題及日本侵略下的創(chuàng)作處境
第二節(jié) 高劍父晚期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
一、哲學與意境的追求
二、對線條、筆墨的重視和對透視、光影的揚棄
三、改造章法、款式等傳統形式,拓展現代闡釋空間
小結:破繭而出與作繭自縛
結語 高劍父創(chuàng)作及其“折衷”思想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局限
參考書目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