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理論貨幣經濟學基礎(第四版)

貨幣經濟學基礎(第四版)

貨幣經濟學基礎(第四版)

定 價:¥69.00

作 者: (美)布魯斯·坎普 等
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002569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25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外經典貨幣經濟學教材,面向本科層面建立代際交疊經濟學模型,分析了貨幣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獨立地考察貨幣,包括對紙幣的需求、紙幣與實物貨幣的比較、通貨膨脹以及交換比率。第二部分加入了資本,研究了貨幣與其他資產的關系、將資產轉換為紙幣的銀行類中介機構以及中央銀行的各種制度安排。第三部分著重考察貨幣在儲蓄、投資、產出以及非貨幣政府債務方面的作用。本書從簡明、清晰且具有內在一致性的最簡單的基礎代際交疊模型開始,循序漸進地建立起了一個完整且便于理解的貨幣經濟學分析框架,教會學生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能夠揭示了模型假設與模型的經濟結果之間的關聯,并將其應用于分析某個時間背景下或政府目標政策改變時產生的結果。本書主要適用于本科層次,也可作為研究生的貨幣理論啟蒙讀本。

作者簡介

  布魯斯·坎普(Bruce Champ)是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的高級研究經濟學家,于2013年去世。他早年執(zhí)教于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愛荷華大學、西安大略省大學和福德姆大學。坎普博士的研究領域為貨幣經濟學,他的文章發(fā)表在《美國經濟評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貨幣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Money Economics)、《加拿大經濟學期刊》(Canada Journal Of Economics)、《貨幣、信貸與銀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等主要學術刊物上。他與已故的斯科特·弗里曼(Scott Freeman)合著了《貨幣經濟建模》的第一版和第二版。 斯科特·弗里曼(Scott Freeman)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經濟學教授。他早年在波士頓學院和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任教。在與肌萎縮性側束硬化癥斗爭多年后,弗里曼教授于2004年去世。他專攻貨幣理論,文章發(fā)表在《政治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貨幣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貨幣、信貸和銀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等著名學術期刊上。 約瑟夫·哈斯拉赫(Joseph Haslag)是密蘇里大學經濟學教授兼肯尼斯·萊伊主席,他于1987年在南衛(wèi)理公會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哈斯拉赫教授在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部工作了12年,并在南衛(wèi)理公會大學教授研究生和本科課程。他于2000年訪問了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經濟系,并于1994年訪問了伊拉斯姆斯大學的貨幣經濟系。他在《貨幣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貨幣、信貸和銀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經濟學和統(tǒng)計評論》(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國際經濟評論》(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和《經濟動態(tài)評論》(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第Ⅰ部分 貨幣


第1 章 無貨幣變換: 記錄保存規(guī)則3

1. 1 本章概覽3

1. 2 學習伊始3

1. 3 環(huán)境4

1. 4 偏好6

1. 4. 1 將來代6

1. 4. 2 初始年老代10

1. 4. 3 永續(xù)經濟11

1. 5 經濟問題描述11

1. 5. 1 可行配置11

1. 5. 2 黃金規(guī)則配置13

1. 6 非中央計劃的解決方案14

1. 6. 1 記錄保存下的均衡15

1. 6. 2 轉換率的確定17

1. 6. 3 博弈規(guī)則與實施19

1. 7 記錄保存的均衡是否符合黃金規(guī)則? 20

1. 8 本章小結21

1. 9 練習21


第2 章 一個簡單的貨幣模型23

2. 1 本章概覽23

2. 2 環(huán)境23

2. 3 經濟問題描述24

2. 3. 1 可行配置25

2. 4 非中央計劃的解決方案26

2. 4. 1 無貨幣時的均衡26

2. 4. 2 有貨幣時的均衡27

2. 5 法定貨幣需求的決定28

2. 5. 1 個體預算約束28

2. 5. 2 法定貨幣回報率的決定30

2. 5. 3 貨幣數量論32

2. 5. 4 貨幣中性32

2. 5. 5 法定貨幣的作用33

2. 6 該貨幣均衡是否符合黃金規(guī)則? 33

2. 7 經濟增長下的貨幣均衡34

2. 7. 1 人口增長下的可行集35

2. 7. 2 人口增長下的預算約束36

2. 8 本章小結37

2. 9 練習37

2. 10 附錄: 運用微積分39

2. 10. 1 一個例子41

2. 11 附錄練習41


第3 章 物物交換與實物貨幣42

3. 1 本章概覽42

3. 2 物物交換與實物貨幣42

3. 3 物物交換模型43

3. 3. 1 物物交換44

3. 3. 2 貨幣交換46

3. 4 什么可以充當貨幣? 48

3. 4. 1 交換成本49

3. 5 實物貨幣模型50

3. 5. 1 黃金的消費51

3. 5. 2 實物貨幣的低效性52

3. 6 本章小結53

3. 7 練習54


第4 章 通貨膨脹56

4. 1 本章概覽56

4. 2 通貨膨脹56

4. 3 法定貨幣供給的增長57

4. 3. 1 貨幣增長下的預算集59

4. 3. 2 通貨膨脹的低效性60

4. 3. 3 經濟增長下的黃金規(guī)則貨幣政策63

4. 3. 4 固定價格水平下的政府政策64

4. 4 為政府購買融資66

4. 4. 1 通貨膨脹稅有效嗎? 67

4. 4. 2 不扭曲預算集的稅收69

4. 5 鑄幣稅的局限性71

4. 6 本章小結75

4. 7 練習75

4. 8 附錄: 均衡消費位于可行集邊界上77


第5 章 國際貨幣體系79

5. 1 本章概覽79

5. 2 國際貨幣交換的模型分析79

5. 3 外匯管制81

5. 3. 1 固定匯率制83

5. 3. 2 外匯管制的成本84

5. 4 匯率的不可確定性84

5. 4. 1 匯率的波動85

5. 4. 2 國際貨幣交易者87

5. 5 固定匯率89

5. 5. 1 相互合作的穩(wěn)定89

5. 5. 2 匯率的單邊保護90

5. 5. 3 對貨幣的投機性沖擊94

5. 5. 4 通貨膨脹的沖動95

5. 6 理想的國際貨幣體系96

5. 7 本章小結97

5. 8 練習98


第6 章 價格突變100

6. 1 本章概覽100

6. 2 數據100

6. 2. 1 菲利普斯曲線100

6. 2. 2 多國之間的比較102

6. 3 預期與貨幣中性103

6. 3. 1 盧卡斯模型103

6. 3. 2 非隨機的通貨膨脹105

6. 3. 3 隨機的貨幣政策107

6. 4 對計量經濟政策評價的盧卡斯批判109

6. 5 最優(yōu)的政策111

6. 6 本章小結112

6. 7 練習113

6. 8 附錄: 一個反證114


第Ⅱ部分 銀行


第7 章 資本117

7. 1 本章概覽117

7. 2 資本117

7. 3 回報率均等119

7. 4 紙幣能與另一種資產并存嗎? 120

7. 4. 1 托賓效應120

7. 5 紙幣與其他資產不可替代122

7. 5. 1 名義利率122

7. 5. 2 預期通貨膨脹和名義利率123

7. 5. 3 預期通貨膨脹和實際利率125

7. 6 風險125

7. 7 本章小結126

7. 8 練習127

7. 9 附錄A: 私人負債模型127

7. 9. 1 私人負債127

7. 9. 2 貸款人問題128

7. 9. 3 借款人問題129

7. 9. 4 私人負債和資本131

7. 9. 5 附錄練習131

7. 10 附錄B: 資本存量的黃金規(guī)則132

7. 10. 1 附錄練習135


第8 章 流動性與金融中介136

8. 1 本章概覽136

8. 2 貨幣作為流動性資產136

8. 2. 1 非流動性模型137

8. 3 銀行業(yè)務140

8. 3. 1 一個套利的例子140

8. 3. 2 套利對均衡的影響141

8. 4 作為監(jiān)督者的銀行142

8. 4. 1 不經中介的投資143

8. 4. 2 經過中介的投資144

8. 5 本章小結145

8. 6 練習145


第9 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147

9. 1 本章概覽147

9. 2 金融中介機構的法律限制147

9. 3 準備金要求148

9. 3. 1 準備金要求下的銀行148

9. 3. 2 價格149

9. 3. 3 鑄幣稅150

9. 3. 4 資本和實際產出150

9. 3. 5 存款151

9. 3. 6 福利151

9. 4 中央銀行定義的貨幣152

9. 4. 1 模型中的總貨幣供給154

9. 5 中央銀行貸款156

9. 5. 1 限量的中央銀行貸款156

9. 5. 2 無限量的中央銀行貸款159

9. 5. 3 加拿大和美國的中央銀行貸款政策160

9. 5. 4 2007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中央銀行貸款161

9. 6 本章小結162

9. 7 練習162


第10 章 貨幣存量波動164

10. 1 本章概覽164

10. 2 貨幣與產出之間的相關關系164

10. 3 現金和存款模型166

10. 3. 1 內在貨幣和外在貨幣模型167

10. 4 結合貨幣乘數與產出170

10. 4. 1 相關還是因果? 172

10. 4. 2 紙幣存量的一次性變動172

10. 5 穩(wěn)定貨幣的政策? 173

10. 5. 1 對貨幣總量的另一種考察174

10. 6 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和產出的修正174

10. 7 本章小結175

10. 8 練習176

10. 9 附錄: 存在準備金要求和現金的貨幣供給177

10. 10 附錄練習178


第11 章 充分背書的中央銀行貨幣179

11. 1 本章概覽179

11. 2 向貨幣支付利息180

11. 3 再論貨幣數量論182

11. 3. 1 貨幣與價格: 2007—2015 年185

11. 4 通貨緊縮186

11. 5 貨幣局188

11. 6 本章小結189

11. 7 練習190

11. 8 附錄: 價格水平不確定191


第12 章 支付系統(tǒng)193

12. 1 本章概覽193

12. 2 清算所194

12. 3 債務結算模型196

12. 3. 1 貿易197

12. 4 債務清算機構199

12. 5 流動性供給200

12. 5. 1 貨幣供給無彈性的均衡201

12. 5. 2 彈性紙幣供給201

12. 5. 3 彈性內在貨幣供給202

12. 5. 4 完全保證的銀行券203

12. 6 過度發(fā)行銀行券是否會帶來通貨膨脹? 203

12. 7 短期利率204

12. 7. 1 政策選擇205

12. 8 流動性與2007 年金融危機207

12. 8. 1 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208

12. 9 本章小結209

12. 10 練習210

12. 11 附錄: 二級市場210


第13 章 銀行風險212

13. 1 本章概覽212

13. 2 活期存款銀行業(yè)務212

13. 2. 1 活期存款業(yè)務模型213

13. 3 銀行擠兌215

13. 4 防止恐慌216

13. 4. 1 銀行間貸款216

13. 4. 2 辨別非必要的支取218

13. 4. 3 暫停支付存款218

13. 4. 4 政府存款保險219

13. 5 銀行破產219

13. 6 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222

13. 7 資本要求的重要性223

12. 7. 1 對投保銀行的資本要求223

12. 7. 2 關閉無清償能力的銀行223

13. 8 本章小結225

13. 9 練習226


第14 章 流動性風險和銀行恐慌228

14. 1 本章概覽228

14. 2 溝通受限時的貨幣228

14. 2. 1 隨機遷移模型229

14. 2. 2 個人投資組合決策231

14. 2. 3 加入銀行的資產組合配置233

14. 2. 4 只有二期消費236

14. 3 最優(yōu)消費集237

14. 3. 1 最優(yōu)貨幣政策239

14. 4 銀行風險240

14. 4. 1 監(jiān)管與銀行恐慌241

14. 4. 2 無彈性的貨幣供給243

14. 4. 3 彈性貨幣供給243

14. 5 貨幣、銀行和零下限244

14. 6 本章小結246

14. 7 練習246


第Ⅲ部分 政府債務


第15 章 赤字和國債251

15. 1 本章概覽251

15. 2 大額政府債務251

15. 2. 1 分離資產市場模型252

15. 2. 2 引入政府債券253

15. 3 連續(xù)的債務發(fā)行254

15. 3. 1 債務的滾動發(fā)行256

15. 4 國債的負擔260

15. 4. 1 政府預算約束260

15. 4. 2 政府的跨期選擇261

15. 5 公開市場操作264

15. 6 政治策略和國債265

15. 7 本章小結266

15. 8 練習267


第16 章 儲蓄和投資269

16. 1 本章概覽269

16. 2 儲蓄決策269

16. 2. 1 財富271

16. 2. 2 現值271

16. 2. 3 財富和消費272

16. 2. 4 收入和儲蓄273

16. 3 稅收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275

16. 3. 1 財富中性的稅收變化276

16. 3. 2 財富效應277

16. 4 社會保障277

16. 4. 1 完全積累制政府養(yǎng)老金278

16. 4. 2 現收現付制的養(yǎng)老金計劃279

16. 5 本章小結280

16. 6 練習281


第17 章 國債對資本和儲蓄的影響283

17. 1 本章概覽283

17. 2 國債與資本擠出283

17. 2. 1 赤字和利率286

17. 3 中性的政府債務286

17. 4 法定貨幣和資本的擠出288

17. 4. 1 抵消財富的轉移289

17. 5 具有無限生命的經濟主體290

17. 5. 1 包含無限生命個人的模型290

17. 5. 2 財富、資本和附息政府債務291

17. 5. 3 財富、資本和實際貨幣余額292

17. 5. 4 父母、遺產和無限生命294

17. 5. 5 關于父母的簡單模型294

17. 5. 6 不留遺產的父母295

17. 6 本章小結296

17. 7 練習297


第18 章 通貨膨脹的誘惑299

18. 1 本章概覽299

18. 2 債務違約299

18. 2. 1 違約的不一致性300

18. 2. 2 承諾301

18. 2. 3 聲譽302

18. 2. 4 風險性債務的回報率302

18. 3 通貨膨脹和名義國債303

18. 3. 1 未預期的通貨膨脹和實際國債303

18. 3. 2 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和實際國債304

18. 3. 3 理性預期305

18. 3. 4 對盧卡斯批判的再考察306

18. 3. 5 自我實現的通貨膨脹預期308

18. 3. 6 惡性通貨膨脹309

18. 3. 7 貨幣政策的承諾310

18. 4 鑄幣稅的誘惑311

18. 5 通貨膨脹和私人債務312

18. 6 本章小結313

18. 7 練習313

18. 8 附錄: 積極干預的貨幣政策314


參考文獻317

譯后記32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