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醫(yī)學內(nèi)科學頸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

頸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

頸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

定 價:¥358.00

作 者: 邵福元,邵華磊
出版社: 河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4997358 出版時間: 2020-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8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頸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包括頭、頸、胸、腹、腰骶(尾)、脊髓及脊神經(jīng)根、上肢和下肢共八章一百三十余萬字,插圖千余幅,圖文并茂。主要內(nèi)容包括各部位表面解剖、骨性結(jié)構(gòu)、關(guān)節(jié)連結(jié)、軟組織結(jié)構(gòu)、常見頸肩腰腿痛有關(guān)疾病的解剖學基礎(chǔ)及治療頸肩腰腿痛常用經(jīng)絡穴位的解剖等。在每章、節(jié)之后著重描述了與臨床密切相關(guān)的解剖特點?!额i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參考面廣,實用性強,堅持臨床與基礎(chǔ)理論相結(jié)合、局部與系統(tǒng)相結(jié)合的寫作原則,層次清楚。書中的醫(yī)學專有名詞采用中英文對照,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新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為準?!额i肩腰腿痛應用解剖學(第2版)》可作為頸肩腰腿痛專業(yè)、骨科、針灸、推拿、放射、理療、康復等相關(guān)專業(yè)醫(yī)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作者邵福元為全國500位名老中醫(yī)之一,是全國有名的頸肩腰腿痛病專家,邵教授在繼續(xù)發(fā)展祖國醫(yī)學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創(chuàng)立了獨·特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斷和治·療頸肩腰腿痛病的“邵氏診斷法”及“邵氏無痛治療法”。

圖書目錄

章 頭部 (1)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1)
一、境界與分區(qū) (1)
二、體表標志 (1)
三、體表投影 (5)
第二節(jié) 顱骨 (6)
一、腦顱骨 (6)
(一) 額骨 (6)
(二) 頂骨 (8 )
(三) 枕骨 (10)
(四) 蝶骨 (12)
(五) 顳骨 (15)
(六) 篩骨 (18)
二、面顱骨 (19)
(一) 上頜骨 (19)
(二) 鼻骨 (22)
(三) 淚骨 (22)
(四) 顴骨 (22)
(五) 腭骨 (23)
(六) 犁骨 (25)
(七) 下鼻甲 (25)
(八) 下頜骨 (25)
(九) 舌骨 (27)
三、顱的整體觀 (28)
(一) 顱頂面觀 (28)
(二) 顱后面觀 (28)
(三) 顱內(nèi)面觀 (29)
(四) 顱底外面觀 (31)
(五) 顱前面觀 (32)
(六) 顱側(cè)面觀 (35)
四、新生兒顱骨的特征及生后的變化 (36)
第三節(jié) 顱骨的連結(jié) (38)
一、顱骨的纖維連結(jié)和軟骨連結(jié) (38)
二、顱骨的滑膜關(guān)節(jié)(顳下頜關(guān)節(jié))  (38)
(一)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的結(jié)構(gòu) (38)
(二)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的性質(zhì)及運動 (43)
第四節(jié) 頭部軟組織 (43)
一、顱頂部的軟組織 (43)
(一) 額頂枕區(qū) (44)
(二) 顳區(qū) (48)
(三) 顱頂部神經(jīng) (51)
(四) 顱頂部血管 53)
(五) 顱頂部的淋巴引流 (58)
二、面部的軟組織 (58)
(一) 面部各層 (59)
(二) 血管 (69)
(三) 面部的淋巴及淋巴引流 (77)
(四) 面部的神經(jīng)支配 (79)
第五節(jié) 顱腔內(nèi)容物 (85)
一、腦 (85)
(一) 腦干 (86)
(二) 小腦 (102)
(三) 間腦 (106)
(四) 端腦 (111)
二、腦神經(jīng) (120)
(一) 嗅神經(jīng) (121)
(二) 視神經(jīng) (121)
(三) 動眼神經(jīng) (121)
(四) 滑車神經(jīng) (123)
(五) 三叉神經(jīng) (123)
(六) 展神經(jīng) (124)
(七) 面神經(jīng) (124)
(八) 前庭蝸神經(jīng) (126)
(九) 舌咽神經(jīng) (126)
(十) 迷走神經(jīng) (126)
(十一) 副神經(jīng) (129)
(十二) 舌下神經(jīng) (130)
三、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傳導通路 (132)
(一) 感覺傳導通路 (132)
(二) 運動傳導通路 (138)
(三)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化學通路 (142)
四、腦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huán) (144 )
(一) 腦的被膜 (144)
(二) 腦的血管 (148)
(三) 腦脊液及其循環(huán) (153)
(四) 腦屏障 (154)
第六節(jié) 頭部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156)
一、顱頂區(qū) (156)
二、顳區(qū) (156)
三、眶區(qū) (157)
四、口鼻區(qū) (158)
五、顴頰區(qū) (160)
六、額區(qū) (164)
第二章 頸部 (170)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170)
一、境界與分區(qū) (170)
(一) 境界 (170)
(二) 分區(qū) (170)
二、體表標志 (172)
三、體表投影 (174)
第二節(jié) 頸椎 (176)
一、頸椎共同特點 (176)
(一) 椎體 (176)
(二) 椎弓 (178)
(三) 棘突 (178)
(四) 橫突 (178)
(五) 關(guān)節(jié)突 (179)
(六) 椎間孔(管)  (180)
(七) 椎孔(管)  (181)
二、不同頸椎的特點 (184)
(一) 第1 頸椎 (184)
(二) 第2 頸椎 (185)
(三) 第7 頸椎 (186)
三、頸椎的畸形變異 (186)
(一) 寰枕融合 (187)
(二) 齒突畸形 (187)
(三) 半椎體 (188)
(四) 頸椎先天性融合畸形 (189)
(五) 頸椎裂 (190)
(六) 頸椎椎弓不連 (191)
(七) 頸椎滑脫 (191)
(八) 頸肋 (191)
第三節(jié) 頸椎的連結(jié) (192)
一、寰枕關(guān)節(jié) (192)
二、寰樞關(guān)節(jié) (192)
三、頸椎椎間關(guān)節(jié) (196)
四、鉤椎關(guān)節(jié) (197)
五、頸椎的韌帶 (198)
六、頸椎椎間盤 (200)
第四節(jié) 頭頸部的運動 (204)
第五節(jié) 頸部軟組織 (205)
一、皮膚 (205)
二、筋膜 (205)
(一) 頸淺筋膜 (205)
(二) 頸深筋膜 (206)
(三) 頸后部筋膜 (208)
(四) 筋膜間隙 (208)
三、頸部肌肉 (211)
(一) 頸前外側(cè)部(固有頸部) 肌肉 (211)
(二) 頸后部(項部) 肌肉 (220)
四、頸部動脈 (224)
(一) 頸總動脈及其分支 (224)
(二) 鎖骨下動脈 (232)
五、頸部靜脈 (239)
(一) 頸外靜脈 (240)
(二) 頸內(nèi)靜脈 (240)
(三) 椎靜脈 (243)
(四) 頸深靜脈 (243)
(五) 甲狀腺下靜脈 (243)
六、頸部淋巴系統(tǒng) (244)
(一) 頸部淋巴結(jié) (244)
(二) 頸部淋巴管 (249)
七、頸部神經(jīng) (249)
(一) 舌咽神經(jīng) (249)
(二) 迷走神經(jīng) (252)
(三) 副神經(jīng) (254)
(四) 舌下神經(jīng) (254)
(五) 頸神經(jīng)的后支 (255)
(六) 頸神經(jīng)的前支 (256)
(七) 頸部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 (262)
第六節(jié) 頸椎病的解剖基礎(chǔ) (271)
第七節(jié) 頸部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273)
一、頸外側(cè)區(qū) (273)
二、項區(qū) (275)
第三章 胸部 (282)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282)
一、境界與分區(qū) (282)
(一) 境界 (282)
(二) 分區(qū) (282)
二、體表標志 (283)
三、胸部體表定位的標志線 (285)
第二節(jié) 骨性胸廓 (287)
一、胸椎 (287)
(一) 胸椎的一般形態(tài) (287)
(二) 各部胸椎的形態(tài) (290)
(三) 胸椎的畸形變異 (291)
二、胸骨 (291)
(一) 胸骨的一般形態(tài) (291)
(二) 胸骨的變異 (293)
三、肋 (294)
(一) 肋骨 (294)
(二) 肋軟骨 (297)
(三) 肋骨的變異 (298)
四、胸廓 (299)
第三節(jié) 胸壁骨的連結(jié) (300)
一、肋的連結(jié) (300)
(一) 肋椎關(guān)節(jié) (300)
(二) 肋軟骨與胸骨的連結(jié) (303)
(三) 肋骨與肋軟骨的連結(jié) (305)
(四) 肋軟骨間關(guān)節(jié) (305)
(五) 肋間韌帶聯(lián)合 (305)
二、胸骨各部之間的連結(jié) (306)
(一) 胸骨柄與胸骨體的連結(jié) (306)
(二) 胸骨體與劍突間的連結(jié) (306)
三、胸椎的連結(jié) (306)
第四節(jié) 胸廓的運動 (306)
(一) 平靜呼吸 (306)
(二) 深呼吸(307)
第五節(jié) 胸部軟組織 (307)
一、皮膚 (307)
二、筋膜 (309)
(一) 胸前區(qū)、胸外側(cè)區(qū)的筋膜 (309)
(二) 胸背筋膜 (310)
三、胸部肌肉 (310)
(一) 胸前區(qū)及胸外側(cè)區(qū)肌肉 (310)
(二) 胸背部肌肉 (315)
(三) 膈 (318)
四、胸部動脈 (319)
(一) 肋間前動脈 (319)
(二) 肋間后動脈 (320)
五、胸部靜脈 (321)
(一) 胸部淺靜脈 (321)
(二) 胸部深靜脈.  (322)
六、胸部神經(jīng) (325)
(一) 胸神經(jīng) (325)
(二) 自頸叢來的分支 (330)
(三) 自臂叢來的分支 (330)
(四) 胸部的交感干 (330)
七、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結(jié) (333)
(一) 胸部的淺淋巴 (333)
(二) 胸部的深淋巴管和淋巴結(jié) (333)
第六節(jié) 胸部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335)
一、胸前區(qū) (335)
二、胸背區(qū) (335)
第四章 腰骶(尾) 部 (345)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345)
一、境界與分區(qū) (345)
(一) 境界 (345)
(二) 分區(qū) (345)
二、體表標志 (345)
第二節(jié) 腰骶(尾) 部骨骼 (347)
一、腰椎 (347)
(一) 腰椎的一般形態(tài) (347)
(二) 腰椎的畸形變異 (357)
二、骶骨 (363)
三、尾骨 (366)
第三節(jié) 腰骶(尾) 部連結(jié) (367)
一、韌帶連結(jié) (367)
二、關(guān)節(jié)連結(jié) (370)
三、椎間盤 (377)
四、腰段脊柱的運動 (386)
第四節(jié) 腰骶(尾) 部軟組織 (387)
一、皮膚 (387)
二、淺筋膜 (387)
三、深筋膜 (387)
四、腰骶(尾) 部肌肉 (389)
五、腰骶(尾) 部血管 (395)
(一) 肋下動脈、靜脈 (396)
(二) 腰動脈、靜脈 (396)
(三) 髂腰動脈、靜脈 (399)
(四) 骶正中動脈、靜脈 (399)
(五) 骶外側(cè)動脈、靜脈 (399)
六、腰骶(尾) 部神經(jīng) (399)
(一) 腰神經(jīng)的后支 (400)
(二) 腰神經(jīng)的前支 (403)
(三) 骶神經(jīng)的后支 (407)
(四) 尾神經(jīng)的后支 (408)
(五) 骶神經(jīng)及尾神經(jīng)的前支 (409)
(六) 腰部交感神經(jīng)干 (409)
(七) 盆部交感神經(jīng)干 (411)
第五節(jié) 腰骶部解剖特點及腰痛 (412)
第六節(jié) 脊柱曲度 (414)
一、脊柱生理曲度的形成 (414)
二、維持脊柱生理曲度的因素 (414)
三、脊柱曲度的生理意義 (415)
四、脊柱的曲度異常及其臨床重要性 (416)
(一) 脊柱側(cè)凸 (416)
(二) 腰椎曲度與慢性腰痛 (418)
第七節(jié) 腰骶(尾) 部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418)
第五章 腹前外側(cè)壁 (423)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423)
一、境界與分區(qū) (423)
(一) 境界 (423)
(二) 分區(qū) (423)
二、體表標志 (423)
三、體表投影 (424)
第二節(jié) 腹前外側(cè)壁的軟組織 (425)
一、皮膚 (426)
二、淺筋膜 (427)
三、腹深筋膜 (427)
四、腹前外側(cè)壁肌肉及其形成的結(jié)構(gòu) (428)
(一) 腹外斜肌 (428)
(二) 腹內(nèi)斜肌 (430)
(三) 腹橫肌 (432)
(四) 腹直肌 (433)
(五) 錐狀肌 (433)
(六) 白線 (433)
(七) 弓狀線 (434)
(八) 腹直肌鞘 (435)
(九) 腹股溝管 (436)
五、腹膜外組織 (438)
六、前腹膜壁層 (438)
第三節(jié) 腹前外側(cè)壁的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引流 (439)
一、淺組 (439)
(一) 動脈 (439)
(二) 靜脈 (440)
(三) 淋巴結(jié)和淋巴管 (441)
(四) 皮神經(jīng) (441)
二、深組 (441)
(一) 動脈 (441)
(二) 靜脈 (442)
(三) 淋巴結(jié)與淋巴管 (443)
(四) 深組神經(jīng) (443)
第四節(jié) 腹部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444)
第六章 脊髓和脊神經(jīng)根 (446)
節(jié) 脊髓的外部形態(tài) (446)
第二節(jié) 脊髓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一般形式 (449)
第三節(jié) 脊髓的核團與細胞柱 (451)
一、后角(柱)  (451)
二、中間帶 (453)
三、前角(柱)  (453)
第四節(jié) 脊髓細胞構(gòu)筑分層 (454)
第五節(jié) 脊髓的傳導束 (457)
一、上行傳導束.  (458)
二、下行傳導束 (462)
三、固有束 (466)
第六節(jié) 脊髓的功能 (467)
第七節(jié) 脊髓的被膜 (469)
一、硬脊膜 (469)
二、脊髓蛛網(wǎng)膜 (471)
三、軟脊膜 (471)
第八節(jié) 脊神經(jīng)根 (472)
一、脊神經(jīng)根的組成 (472)
二、脊神經(jīng)根的粗細和方向 (475)
三、脊神經(jīng)根行程及其與鄰近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 (476)
第九節(jié) 脊髓的血供 (477)
一、脊髓的動脈 (477)
二、脊髓的靜脈 (481)
第十節(jié) 脊髓的病變 (482)
一、脊髓橫斷 (482)
二、脊髓半橫斷 (482)
三、前角綜合征 (482)
四、后索綜合征 (482)
五、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 (482)
六、聯(lián)合變性或后側(cè)索硬化 (482)
七、脊髓空洞癥 (483)
八、脊髓不同節(jié)段損害的特點 (483)
第七章 上肢 (484)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484)
一、境界與分區(qū) (484)
(一) 境界 (484)
(二) 分區(qū) (484)
二、體表標志 (484)
三、主要血管、神經(jīng)干的體表投影 (489)
第二節(jié) 上肢骨 (489)
一、上肢帶骨 (489)
二、自由上肢骨 (495)
第三節(jié) 上肢骨的連結(jié) (508)
一、肩關(guān)節(jié) (508)
(一) 肩肱關(guān)節(jié) (508)
(二) 胸鎖關(guān)節(jié) (521)
(三) 肩鎖關(guān)節(jié) (523)
(四) 喙鎖關(guān)節(jié) (524)
(五) 肩胛骨與胸壁間的連結(jié) (524)
二、肘關(guān)節(jié) (528)
三、橈骨與尺骨的連結(jié) (537)
四、手關(guān)節(jié) (539)
第四節(jié) 上肢的軟組織 (554)
一、上肢皮膚及淺筋膜 (554)
二、上肢深筋膜 (559)
(一) 肩胛筋膜 (559)
(二) 三角肌筋膜 (559)
(三) 腋筋膜 (559)
(四) 臂筋膜 (559)
(五) 前臂筋膜 (561)
(六) 手筋膜 (563)
三、上肢肌 (570)
(一) 上肢帶肌 (570)
(二) 臂肌 (577)
(三) 前臂肌 (580)
(四) 手肌 (586)
(五) 上肢局部結(jié)構(gòu) (591)
四、上肢血管 (593)
(一) 上肢動脈 (593)
(二) 上肢靜脈 (607)
五、上肢的淋巴結(jié)和淋巴管 (615)
(一) 上肢的淋巴結(jié) (615)
(二) 上肢的淋巴管 (618)
六、上肢神經(jīng) (619)
(一) 臂叢在鎖骨上部發(fā)出至上肢的分支(619)
(二) 臂叢在鎖骨下部發(fā)出至上肢的分支(619)
(三) 臂叢的上肢終末支 (621)
第五節(jié) 上肢經(jīng)脈、經(jīng)筋的有關(guān)解剖 (642)
一、上肢經(jīng)脈、經(jīng)筋的循行 (642)
(一) 手太陰 (642)
(二) 手厥陰 (642)
(三) 手少陰 (645)
(四) 手陽明 (645)
(五) 手少陽 (646)
(六) 手太陽 (647)
二、上肢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648)
(一) 肩部 (648)
(二) 腋區(qū) (651)
(三) 臂部 (651)
(四) 肘部 (652)
(五) 前臂部 (653)
(六) 腕部 (654)
(七) 手部 (655)
第八章 下肢 (670)
節(jié) 體表標志及表面解剖 (670)
一、境界與分區(qū) (670)
(一) 境界 (670)
(二) 分區(qū) (670)
二、體表標志 (671)
(一) 骨性標志 (671)
(二) 肌性標志 (673)
三、體表投影 (674)
第二節(jié) 下肢骨 (674)
一、下肢帶骨 (674)
二、自由下肢骨 .. . (679)
第三節(jié) 下肢骨的連結(jié) (699)
一、下肢帶連結(jié) (699)
(一) 骶髂關(guān)節(jié) (699)
(二) 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lián)合 (701)
(三) 恥骨聯(lián)合 (702)
(四) 髖骨的固有韌帶 (703)
(五) 骨盆 (704)
二、自由下肢骨的連結(jié) (707)
(一) 髖關(guān)節(jié) (707)
(二) 膝關(guān)節(jié) (716)
(三) 脛骨與腓骨的連結(jié) (746)
(四) 足關(guān)節(jié) (748)
(五) 足弓 (759)
第四節(jié) 下肢軟組織 (761)
一、皮膚 (761)
二、下肢筋膜 (763)
(一) 盆筋膜、髂筋膜和臀部筋膜 (763)
(二) 大腿筋膜 (765)
(三) 小腿筋膜 (768)
(四) 踝關(guān)節(jié)周圍的深筋膜 (770)
(五) 足部深筋膜 (773)
三、下肢肌肉 (774 )
(一) 髖肌 (775)
(二) 大腿肌 (781)
(三) 小腿肌 (787)
(四) 足肌 (792)
(五) 下肢的局部結(jié)構(gòu) (795)
四、下肢血管 (801)
(一) 下肢動脈 (801)
(二) 下肢靜脈 (813)
五、下肢的淋巴結(jié)和淋巴管 (818)
(一) 下肢的淋巴結(jié) (819)
(二) 下肢的淋巴管 (820)
六、下肢神經(jīng) (821)
(一) 腰叢 (821)
(二) 骶叢 (827)
第五節(jié) 下肢經(jīng)脈、經(jīng)筋的有關(guān)解剖 (845)
一、下肢經(jīng)脈、經(jīng)筋的循行 (845)
(一) 足太陰 (850)
(二) 足厥陰 (851)
(三) 足少陰 (852)
(四) 足陽明 (854)
(五) 足少陽 (856)
(六) 足太陽 (857)
二、下肢常用穴位斷面解剖 (860)
(一) 臀區(qū) (860)
(二) 腹股溝區(qū) (862)
(三) 股區(qū) (862)
(四) 膝、腘區(qū) (866)
(五) 小腿區(qū) (867)
(六) 踝區(qū) (871)
(七) 足區(qū) (875)
參考文獻 (88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