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文明隆盛之區(qū)。傳說中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在這片土地上活動,并且留下了相關的遺址遺跡。對今天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tǒng)影響大的周秦漢唐王朝,肇興于這片土地,同樣留下了數不清的文物遺存。這些文化遺產雄辯地證明,陜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強盛的歷史見證。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人士來到這里,觀賞半坡遺址、周原故地、秦兵馬俑、漢武帝陵、大夏統(tǒng)萬城、唐長安城以及終南風物等,領略這里恢弘、悠遠、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著名古跡,比如英國的史前巨石陣、復活節(jié)島上的巨人石像與秘魯納斯卡地晝,在相關的歷史文獻中,找不到絲毫的記載,因此只能是一個一個神秘的千古不解之謎,甚至有人將其解釋成外星人留下的奇跡,這當然大大影響了它們具有的文化意蘊。而陜西的周秦漢唐遺跡和文物,絕大多數可以與傳世的文獻相印證。用文物與文獻相互印證研究歷史的方法,從漠代起就有學者運用。在清代乾嘉學者,尤其是后來的王國維先生那里,成為一種科學的學術研究手段,是歷史研究的利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棚木明顯被焚燒過,這在《史記》中有記載,是楚霸王項羽所為;而游客們在游覽唐大明宮遺址,驚嘆其恢弘的氣勢時,也不由得會想到古代典籍中記載的發(fā)生在這里的歷史事件,如盛唐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朝貢場面,大唐落日西沉時血雨腥風的“甘露之變”等,這些事件都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文獻的佐證,這些文物古跡將會怎樣地黯然失色。因此,如果將這些可視的文物古跡視作壁上之龍,那些可讀的傳世文獻就如同龍的眼睛,一經點畫,飛龍就會騰起在天,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