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后人最重視的是他的山水之作。由于長期的貶謫與隱居,兼之具備畫家的素質與禪學的修養(yǎng),他對山水有著較高的審美感受力,筆下的山光水色達到了與自然契合無間的程度。寫得好的,氣象萬千,除了盛唐,難以企及。但不少山水詩寫得過于靜寂,也有些流露出消極情緒。如《輞川集》第一首《孟城坳》就表現(xiàn)出物無常主的消極思想。這些我們必須注意到。作者性格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所以環(huán)境順利時,就能寫出豪放爽朗的邊塞詩與《漢江臨泛》等。失意時就寫出與苑咸等唱和,及“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的消極詩篇。他的消極詩篇特別是游寺院、想“無生”的詩,更應批判。諷喻詩應予肯定。但王維處于社會急劇變革時期,關心社會政治的詩畢竟太少,自是缺乏遠見深識。至于應制詩多沒有什么意義。他也曾為李林甫寫過頌詩,在僧院則大念其“無生忍”,不但詩意索然,也看出他并未真正體會到禪學的“無生”。嘆老嗟卑的作品,也是有一定毒害的。這些都是我們閱讀時所應注意的糟粕。《王維集(中華文史名著精選精譯精注:全民閱讀版)鄧安生 劉暢 楊永明導讀 倪其心審閱》選王維詩百余首,加以注譯,以今譯為主,題解則幫助讀者理解他的詩。選篇編排上以體裁為次,一體之中,又以寫作時代先后為次。選篇、題解、注譯工作由鄧安生、劉暢、楊永明三位同志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