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儒家倫理新批判(增訂本)

儒家倫理新批判(增訂本)

儒家倫理新批判(增訂本)

定 價:¥69.80

作 者: 鄧曉芒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805547282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個增訂本分上下兩篇。上篇保留原書(2010年,重慶大學出版社)關(guān)于儒家倫理的那場論戰(zhàn)的基本內(nèi)容;下篇是論戰(zhàn)的余緒,并補入闡述新批判主義的四篇文章。通觀全書,論題涵蓋儒家親親相隱的實質(zhì)及歷史作用,忠與孝的關(guān)系,對儒家倫理的正向理解與反向理解,邏輯和仁德、或理性與情感的關(guān)系等正反雙方的辯難。此外,論題還涉及對蘇格拉底與游敘弗倫的關(guān)于子訟父是否合乎正義原則的辯難的理解,儒家親親相隱與羅馬法及西方現(xiàn)代法律體系中的容隱制度的本質(zhì)的不同等內(nèi)容?!拔逅摹睍r期,魯迅高舉國民性批判的旗幟,以“救救孩子”的呼喊喚醒民眾。一百年后的今天,面對文化多元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蓬勃浪潮,儒家倫理愈益顯露出其固有的局限和鄉(xiāng)愿的本色。康德實踐倫理學所揭橥的人性中的三重向善稟賦、自由意志作為道德主體的自覺及其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超越的能動性,以及由胡塞爾所倡導的現(xiàn)象學還原的手法,未始不是深入剖析兩千年封建體制和傳統(tǒng)倫理所掩藏的偽善的利器。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男,湖南長沙人。1964年初中畢業(yè)后即下放農(nóng)村插隊,1974年返城,當過臨時工、搬運工。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攻讀西方哲學史的碩士研究生,1982年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xiàn)為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wù)理事,《德國哲學》主編。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的翻譯和研究,出版專著四十余部,譯著八部。

圖書目錄

 增訂本序
初版序言:我為什么要批判儒家倫理?
     上篇
再議“親親相隱”的腐敗傾向
——評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
一 對柏拉圖《游敘弗倫篇》的一個驚人的誤解
二 也談對“親親相隱”的歷史主義評價
三 中西容隱制度的本質(zhì)區(qū)別何在?
四 澄清“親親互隱”問題上的幾個糊涂觀念
就“親親互隱”問題答四儒生
一 答陳喬見博士
二 答丁為祥教授
三 答龔建平教授
四 答胡治洪教授
就“親親相隱”問題再答四儒生
一 再答陳喬見
二 再答丁為祥
三 再答龔建平
四 再答胡治洪
就“親親相隱”問題答林桂榛先生
小結(jié)
一 關(guān)于蘇格拉底贊賞“子告父罪”的背景知識
二 對一年多來這場爭論的總結(jié)性回顧
〔附錄〕從“親親相隱”之爭看新儒家的誤區(qū)
     下篇
變味的批判
——回應(yīng)郭齊勇《儒家倫理新批判之批判·序言》
大言炎炎卻詹詹
——又答陳喬見博士
一 “以個人遭遇衡論儒家倫理”是“謬誤”嗎?
二 何謂“文化模式”的比較?
三 誰對儒家義理更“隔膜”?
四 誰的邏輯訓練差勁?
五 誰有資格做總結(jié)?
儒家倫理的儒家式自辯
——答邱文元先生
儒家的自欺和自娛
——再答邱文元先生
形而上學的“圍城”
——答謝崛先生
一 形而上學觀
二 善惡觀
三 自由觀
四 認識和實踐
五 反思觀
六 信仰觀和實用觀
七 語言觀
結(jié)論
中國道德的底線
一 解題
二 中國道德的內(nèi)涵
三 中國道德的等級
四 中國人的道德底線
五 如何提升中國人的道德底線?
結(jié)論
我與儒家
一 一個原則:自否定
二 雙層視角:抽象繼承法和具體批判法的統(tǒng)一
三 雙重標準:中西文化境域中的不同取向
必須把傳統(tǒng)文化批判推進到新的層次
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象學還原
一 什么是現(xiàn)象學還原?
二 對中國傳統(tǒng)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現(xiàn)象學還原
三 中國傳統(tǒng)文藝和語言流變中的現(xiàn)象學還原
〔附錄〕對有毒食品泛濫的文化反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