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中國歷史(上卷)

中國歷史(上卷)

中國歷史(上卷)

定 價:¥68.00

作 者: 王東,李孝遷 編,橫陽翼天氏 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597208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辛亥前十年,在數(shù)量種類繁多的國史教科書之中,被現(xiàn)今研究者時常論及的主要有三種:橫陽翼天氏(曾鯤化)、夏曾佑、劉師培之作,皆未寫完,以曾書出版非常早。夏劉二氏教科書一直在研究者視野之內(nèi),而曾氏《中國歷史》自民國初年之后漸被世人所遺忘。直至1982年,已故學者俞旦初先發(fā)現(xiàn)曾書,首次將其作為二十世紀初年實踐新史學方案之一加以論述,搜集了各種出書廣告,對該書的特點也有所討論。此后研究者多依據(jù)俞旦初成果轉(zhuǎn)相引用,使曾書的知名度大為提升。然而,曾書存世稀少,一般研究者多無緣得見其面目,故對此書整體面貌的認識依舊不清晰、不準確,認識水準長期停留在俞旦初階段。筆者認為有必要在俞旦初的基礎上對曾書作專題研究,但這并非表示它的學術價值比夏劉二書高,而在于它比后者更能說明辛亥前十年國史改造的基本取徑,在同類文本中更具示范意義。因此,本文利用明治時期出版的各種支那史、東洋史教科書,以及近代中國出版的各種國史教科書,結(jié)合圖像史料(包括徽章)等,嘗試全面論述曾書的背景、史源、宗旨和影響,給它作出準確的定位。

作者簡介

  李孝遷,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中外學術交流史研究。在《中華文史論叢》、《史學史研究》、《史學月刊》等刊物發(fā)表四十余篇學術論文,專著有《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域外漢學與中國現(xiàn)代史學》,編?!督袊蛲鉂h學評論萃編》。

圖書目錄

叢刊緣起/1
“結(jié)構(gòu)種魂”:橫陽翼天氏《中國歷史》研究———代前言/1
中國歷史出世辭/1
中國歷史內(nèi)容重點/1
中國國號變遷紀實/1
首編
總敘
論過去現(xiàn)在及未來大勢
章 歷史之要質(zhì)/3
一 定義/3
二 目的/3
三 因果/3
四 進化/4
五 時代/4
第二章 地勢略說/6
一 位置及境界/6
二 面積及區(qū)劃/6
三 山脈及水流/7
四 沿海之形勢/9
五 地勢及地味/10
六 氣候及物產(chǎn)/10
七 歷代方輿沿革/11
第三章 人種略說/13
一 漢種(本族)/13
二 蒙古種(即韃靼種)(外族)/13
三 通古斯種(即東胡種)(外族)/14
四 土耳其種(即回回種)(外族)/14
五 西藏種(即圖伯特種)(外族)/15
六 苗種(外族)/15
七 歷代人種沿革/16
第四章 歷代興亡盛衰通論/18
甲編
太古紀
漢族發(fā)生時代(自有地球以來至五帝)
章 太古開辟之形勢/27
一 地球之發(fā)達/27
二 人種之發(fā)源/28
三 歷史以前之腦力/28
四 漢種蕃殖之狀況/29
五 文化發(fā)源西方/30
第二章 三皇五帝沿革史/32
一 三皇五帝之傳說/32
二 黃帝創(chuàng)一統(tǒng)政治之基礎/33
三 唐虞貴族政治之極盛/34
第三章 太古開化與地理之關系/37
第四章 太古文明史/41
一 政治/41
官制 法制 學制 選舉 兵制 幣制 稅制
二 學術/43
語言 文字 數(shù)學 天文學 歷法 地理 哲學 卜筮
禮儀 音樂 醫(yī)藥 典籍
三 宗教/46
四 美術/46
印刷 繪畫 建筑 器物 軍械
五 風俗/48
食物 衣服 住居 婚姻 喪葬 祭祀
六 實業(yè)/50
農(nóng)業(yè) 工業(yè) 商業(yè)
第五章 太古之社會/52
第六章 太古之國民/53
第七章 太古國勢要覽/54
一 科學發(fā)明表/54
二 大事一覽表/56
三 帝王承統(tǒng)表/56
乙編
上古紀
漢族創(chuàng)國時代(自夏禹至戰(zhàn)國)
章 夏代興亡史/61
一 夏禹治水之偉業(yè)/61
二 夏禹創(chuàng)君主世襲之制/62
三 夏道之盛衰/63
第二章 商代統(tǒng)系史/65
一 商湯創(chuàng)革命之風潮/65
二 商道之盛衰/66
第三章 周之勃興/68
一 文王服事及武王革命/68
二 周召畢之輔政時代/71
三 昭王南巡及穆王之遠略/72
四 國民革命之大風潮及共和政治之大光彩/73
五 宣王之英明及幽王之罪惡/73
六 平王之昧復仇主義及其東遷/74
七 周室之末路/74
八 東西洋各國交涉之發(fā)端/75
第四章 春秋之形勢(自紀元前百六十二年至紀元八十四年)/76
一 列強起原及位置(附春秋列強世系興亡統(tǒng)核表)/76
二 齊晉宋秦楚吳獨立戰(zhàn)史/80
三 越王勾踐之尚武主義及其獨立之特色/87
四 晉楚北南雄飛及其競爭之中心點/88
五 春秋末葉之星點/89
六 外族跋扈之顛末/90
七 管仲子產(chǎn)之政治譚/91
八 政治家之孔子/92
九 列國國際上影響/92
十 貴族專橫之原因及春秋之終局/94
第五章 戰(zhàn)國之風云(自紀元八十五年至三百三十四年)/96
一 戰(zhàn)國之開幕及韓趙魏田齊崛興/96
二 韓趙魏齊楚燕秦系統(tǒng)案內(nèi)(附戰(zhàn)國列強興亡表)/97
三 七雄之形勢及六國于地理上滅亡之理由/99
四 秦孝公之雄圖及商鞅之政界大革命/101
五 蘇張之大外交手段/104
六 燕齊報復之運動及樂毅田單之將材/106
七 趙武靈王之胡服調(diào)查及藺相如廉頗團結(jié)之因果/107
八 秦國雄飛之英杰及韓趙魏之連年被兵/108
九 四公子之俠義及說客之勢力/110
十 周韓趙魏楚燕齊之滅亡及秦之混一/112
十一 聶政荊軻之義勇/114
十二 社會之自由空氣與學派之競爭風潮/115
第六章 上古開化與地理之關系/117
(附)春秋列強獨立地域表 七雄峙立地域表
第七章 上古文明史/123
一 政治/123
封建制度 地方制度 專制世之巡狩朝覲 官制 法制
學制 貢舉 兵制 幣制 稅制 農(nóng)制 工制 商制 東西
洋政治得失之比較
二 學術/131
夏商周文學之氣象 春秋戰(zhàn)國學界大觀
(甲)哲學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楊家 法家 名家 陰
陽家 農(nóng)家 (附)春秋戰(zhàn)國哲學家源流表
(乙)科學派 兵法學 醫(yī)學 經(jīng)濟學 電氣學
(丙)雜學派 縱橫學 歷史學
東西洋學術方針之比較 東西洋學術得失之比較 春
秋戰(zhàn)國學術發(fā)達之種種原因 儒家為學界進步之大障
東西洋學派反對之重點及其優(yōu)劣之比較
數(shù)學 天文學 歷法學 地動說之證典 陰陽五行之僻說
典籍及文章
三 宗教/144
四 美術/144
印刷 文具 繪畫 建筑 雕刻 音樂 織物
五 風俗/147
上古人民之氣質(zhì) 人民階級之區(qū)別 家族直接之關系 衣服
冠冕 飾具 飲食 婚禮 冠禮 鄉(xiāng)飲酒禮 養(yǎng)老禮 喪葬
祭祀 仙術之臭味 名姓氏族之辨別
六 實業(yè)/155
農(nóng)業(yè) 工業(yè) 商業(yè)
第八章 上古之社會/156
第九章 上古之國民/158
第十章 上古國勢要覽/159
一 科學發(fā)明表/159
二 大事一覽表/159
三 帝王承統(tǒng)表/16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