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企業(yè)管理整體性、組織化與集體經濟原理

整體性、組織化與集體經濟原理

整體性、組織化與集體經濟原理

定 價:¥88.00

作 者: 胡靖 著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648813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5 字數:  

內容簡介

  農地、農業(yè)首先是一種生產力的整體狀態(tài)、結構狀態(tài)。這種自然整體性在歷史上非常容易被忽略、分割、破壞,導致農民長期的貧困和各種生態(tài)危機、社會危機。由此就不難理解上個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決心和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集體化三十年砥礪前行、挫折重重,其實也碩果累累。尤其是各個村莊以勞動積累的方式基本實現了水利化,實現了農業(yè)生產力的整體性進步,為國家工業(yè)化奠定了堅實的發(fā)展基礎。農地產權制度的改革不能偏離這一重要的生產力發(fā)展方向,更不能背離組織化的產業(yè)發(fā)展原則。在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集體經濟完全可以展現靈活性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其作用不可替代。

作者簡介

  胡靖:四川宜賓人,1964年生,經濟學博士,目前為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三農”與城鎮(zhèn)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糧食安全、農地制度、集體經濟和城鎮(zhèn)化問題。發(fā)表論文、評論80余篇,出版專著三部,研發(fā)完成“生態(tài)與糧食安全大數據分析與實驗系統(tǒng)”(FEDS)。理論上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基于農業(yè)勞動周期與生產周期的不一致,建構了以機會成本為核心的“非對稱核算理論”,解析了農業(yè)生產過程中兼業(yè)、補貼及農民貧窮的成因,并設計了補貼的計算方法。對于糧食安全,認為營養(yǎng)性糧食消費才是政策的目標和重點,奢侈性糧食消費應該讓市場去調節(jié)。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重要概念的說明
第一篇“生產力”的決定性、誘致性力量
第一章合作的第一定理:生產力的共同愿景 5
合作愿景的存在 5
合作的第一定理:生產力的共同愿景 9
農村社會主義 15
整體性與“自由” 20
第二章改造“惡劣”的農業(yè)生產條件 22
“惡劣”的農業(yè)生產條件 22
長期的兼業(yè)困境 25
水利的愿景 29
組織“要素”與替代 34
第三章合作的第二定理:機會成本及其控制 37
組織的穩(wěn)定性 37
合作的第二定理:機會成本的控制 40
第四章合作的第三定理:農業(yè)生產的非分工特征與合作成本 44
農業(yè)生產的非分工特征 44
合作的第三定理:合作成本及其控制 48
第二篇合作過程與“集體紅利”
第五章合作的第四定理:“列子難題”與土地集體所有 52
土地的自然整體性 53
自由契約的失敗 56
合作的第四定理:土地的集體所有權 61
第六章合作的第五定理:土地所有權革命與“強制性” 70
農村社會主義革命 70
合作的第五定理:農民合作的“強制性” 75
機械化與合作的階段 82
第七章合作的第六定理:土地經營權的整體性表達 85
合作的第六定理:農地經營權的完整性 85
劃定村莊生產力底線 87
工程隊 88
服務隊 90
生產隊 91
包產到戶、包干到戶 93
包產到組 94
家庭承包經營 96
第八章農民的合作激勵:“范仲淹自利” 97
整體理性與“范仲淹自利” 99
整體行動能力 104
干部的決定性因素 110
第九章合作的第七定理:“村干部悖論”與村干部素質 114
逆“搭便車” 114
“村干部悖論” 116
合作的第七定理:村干部定理 119
第十章整體性盲與“精英悖論” 124
“生產力”的方法論 124
“精英悖論” 127
第十一章合作的第八定理:土地生產力的整體控制 129
結構性元素 129
經濟學的“結構”盲區(qū) 133
合作的第八定理:土地生產力的整體“控制” 137
整體性發(fā)展 139
第十二章合作的第九定理:“公地優(yōu)勢”與集體紅利 142
“公地悲劇”的誤解 142
集體所有制的前景 144
“私地悲劇” 148
合作的第九定理:集體紅利 150
“集體紅利”的獲得渠道 157
第十三章合作的第十定理:生產過程中的“家庭經營” 165
“家庭經營”是一種生產力的困境 165
合作的第十定理: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的家庭經營 172
“家庭經營”的分裂 173
第十四章“退出權”與分析順序的顛倒 176
分析順序的顛倒 177
補貼與反“退出” 181
“善分不善合” 183
“股田制”的錯位 185
第十五章合作失敗的節(jié)點 190
村莊存在清晰的合作愿景 190
要有社會主義制度、政策的“場域” 191
土地集體所有制 192
選擇“范仲淹自利”激勵 193
控制機會成本 194
合作紅利、集體紅利是穩(wěn)定合作社最關鍵的元素 195
第十六章資本化與村莊整體性 197
鐵打的營盤 197
資本化的極端 199
第三篇集體經濟發(fā)展與改革的原則
第十七章水利化與人口紅利 204
水利化成就 204
“人口紅利” 208
第十八章勞動期權與要素替代 212
雙重身份 213
勞動期權 215
替代與優(yōu)勢 219
第十九章曲折與調整 223
倉促成立 224
多種經營與改革 226
艱難的調整 229
第二十章發(fā)展原則之一:農業(yè)的“差序”特征與“模糊性” 234
生產力的“差序”特征 235
組織內部的“模糊性” 240
限制交易 245
第二十一章發(fā)展原則之二:土地集體所有制與村莊主體性 248
資本的失敗 251
村莊所有 253
第二十二章發(fā)展原則之三:多種經營與產業(yè)拓展 256
工業(yè)化約束 257
糧食“生產力”約束 259
經營制度的靈活性、“可逆性” 264
第二十三章發(fā)展原則之四:“集體經營+”的多元、混合特征 267
經營權的結構與平衡 267
經營方式的混合性特征 269
承包費 271
第二十四章發(fā)展原則之五:壯大集體經濟的政治路線 273
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274
“承包經營”與城市化 281
村莊財政與村莊保障 284
“土地流轉”的局限 285
“政經合一”的內部治理方式 289
“村民自治”的生產力內涵 293
就地產業(yè)化、城鎮(zhèn)化 294
參考文獻 29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