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整體研究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分為十章,力圖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闡釋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活動與元代文學發(fā)展關系。主要內容如下:(1)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的形成及其功業(yè)。第一章對于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形成的歷史狀況、主觀原因與社會時代因素加以考察,探討藩府文人群體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發(fā)展壯大的歷史進程。第二章考察金蓮川藩府士人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貢獻,他們在忽必烈潛邸做幕僚,及以后為朝臣,或居臺諫、或在經筵、或處翰苑,多處于政治的核心,鼓吹名教,促進儒治,會直接影響帝王的觀念及朝廷之政策,他們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政治地位,使其文化與文學主張對忽必烈產生了影響,影響了蒙古貴族,影響了元初的文化政策,繼而也影響了整個元代的學術史與文學發(fā)展史。(2)金蓮川藩府文人的心態(tài)與情懷。第三章具體梳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藩府文人作為一個入仕文人群體,有著特殊心態(tài)和情懷,體現了士人品格中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憂患意識與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3)金蓮川藩府文人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忽必烈潛邸文人群體的詩歌創(chuàng)作不僅具有獨特風貌,而且對元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選取金蓮川藩府文人具有代表性的劉秉忠、許衡、郝經等三人為研究對象,各為一章,共三章,更細致地展現金蓮川藩府文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通過具體、細致的研究,展示和闡述他們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學史貢獻,不僅在于詩歌題材、內容的開拓,影響著詩歌的美學風貌,而且他們豪放灑脫的詩風和質樸的審美追求使元代文學呈現出新的面貌,使得元代文學有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引導元代文學發(fā)展的走向。(4)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章、詞曲的研究以及藩府文人文學創(chuàng)作與元初北方文壇。金蓮川藩府文人不僅是蒙古政權中較早的一批文學家,也是元代文學的主要奠基者。分為三章,第八、第九、第十章展示和闡述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章、詞曲的風貌以及與元初北方多族士人間文學活動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書稿附錄有《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之文學編年》,以藩府文人的活動為主,以翔實的文獻證據編年考訂,詳列金蓮川藩府文人的姓名、入仕藩府、文學活動、著作并載錄其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