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理解文學的科舉視角
第二節(jié) 關注科舉的文學層面
第三節(jié) 群體身份與個體創(chuàng)作
第二章 會元——值得關注的科舉群體
第一節(jié) 會元的來歷
一 科目眾多的唐代科舉
二 出現(xiàn)“三元”的宋代科舉
第二節(jié) 明代科舉的特點
一 考試體系和科名體系
二 科目設置和評價標準
第三節(jié) 明代會元的整體考察
一 生卒與中式之年齡
二 出身之籍貫地域
三 科第名次與所習經典
第三章 會元別集存佚考
第一節(jié) 明前期會元別集
一 黃子澄
二 黃觀
三 吳溥
四 林志
五 劉定之
六 姚夔
七 商輅
八 岳正
九 彭華
十 陳選
十一 陸
第二節(jié) 明中期會元別集
一 章懋
二 吳寬
三 王鏊
四 梁儲
五 趙寬
六 儲嵯
七 錢福
八 魯鐸
九 董圮
十 鄒守益
十一 霍韜
十二 張治
十三 李舜臣
十四 趙時春
十五 唐順之
十六 林春
十七 許谷
十八 袁煒
十九 陸樹聲
二十 瞿景淳
二十一 傅夏器
二十二 曹大章
二十三 王錫爵
第三節(jié) 明后期會元別集
一 田一俊
二 鄧以贊
三 孫鑛
四 馮夢禎
五 蕭良有
六 李廷機
七 袁宗道
八 陶望齡
九 湯賓尹
十 顧起元
十一 許獬
十二楊守勤
十三 曹勛
十四 吳偉業(yè)
十五 陳名夏
第四章 會元別集中的科舉事象
第一節(jié) 考試儀注與社會關系
一 國考朝儀
二 杏園恩宴
三 一生世緣
第二節(jié) 耳目聞見與理性審思
一 坊牌虛名與功名實效
二 外在設計與內在超越
第三節(jié) 教職崇卑與師道存喪
一 舉人的選擇
二 朝廷的態(tài)度
第五章 會元別集的文體問題
第一節(jié) 文類體系與編集體例
一 文類體系與文學觀念
二 編集體例與文體意識
第二節(jié) 文體數量與分布
一 詩文分體數量統(tǒng)計
二 數據形態(tài)之啟示
第三節(jié) 會元別集中的科舉文體
一 別集中科舉文體的種類和數量
二 策文:具有象征意義的考試文體
第六章 時文語境下的古文之作
第一節(jié) 明代時文與古文之關系
一 同質異用的文體性質
二 同步異構的文體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時文正宗與古文正統(tǒng)
一 守正與融通
二 “以時為古”與“以古為時”
第三節(jié) 時文之變與古文之變
一 立意駁雜與求奇厭平
二 機法圓熟與藻思清雋
第七章 科名仕宦與文學寫作
第一節(jié) 會元之任職與“館閣寫作”
一 明代會元的任職情形
二 館課與講章:君、臣與治、道之間
第二節(jié) 主導文風的館閣之臣
一 學養(yǎng)、性情與政事的不同傾斜
二 館閣與山林的平衡
第三節(jié) 應和潮流的清華之士
一 在茶陵與前七子之間徘徊
二 名士名師兩不妨
第八章 明代中期科舉的個案研究
第一節(jié) 王鏊的意義
一 科舉之制
二 科舉之事
三 科舉之文
第二節(jié) 弘治朝之科舉與會元
一 弘治朝之科舉史事
二 錢福與董玘:從弘治會元看時文風尚
三 舉業(yè)與宦業(yè)的關聯(lián):以會元汪俊為例
結語
附錄一 《全明詞》及《全明詞補編》失收會元詞作輯錄
附錄二 《欽定四書文》所選
附錄三 《制義叢話》卷末《題名》所列
附錄四 明代會元仕宦簡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