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準備知識
1.1 何以文字?何為漢字?——記錄語言,認知革命 / 0021.2 漢字起源——象形圖案,約定俗成 / 0051.3 漢字演變——古篆今隸,由繁趨簡 / 008
第2章 近取諸身,人與漢字的故事
2.1 蒙娜麗莎的微笑——取像視角,典型常態(tài) / 0162.2 側視之“人”——準確再現(xiàn),肢體動作 / 0192.3 跪坐為“卩”——古今坐姿,家具演變 / 0232.4 救人曰“丞”——物勒工名,秦統(tǒng)華夏 / 0282.5 婀娜為“女”——姿雅儀美,男尊女卑 / 0312.6 釋“母”“每”,明“假借”——司母戊鼎,一字之別 / 0362.7 頭頂為“天”——刑天舞戚,五大酷刑 / 0402.8 八尺為“夫”——束發(fā)插簪,成人之禮 / 0432.9 生“兒”育“子”——囟門未合,古老族譜 / 047
第3章 遠取諸物,從漢字看先民改造自然的征程
3.1 “火”與“鬲”——鉆木取火,以化腥臊 / 0523.2 “父”與“其”——原始技術,父權社會 / 0553.3 “農”與“力”——風險控制,農夫多艱 / 0593.4 “禾”與“黍”——五谷雜糧,社稷之本 / 0653.5 “蠶”與“專”——紡線織布,絲綢之國 / 0693.6 “金”與“銅”——物盡其用,點石成金 / 0753.7 “鑄”與“六齊”——云紋銅禁,陽燧聚光 / 0783.8 “陶”與“復”——原始建筑,篳路藍縷 / 083
第4章 趣味考證,小漢字見大歷史
4.1 周“祭”卜辭——失落年表,商王譜系 / 0904.2 “伊尹”謎案——商湯革命,廚子逆襲 / 0944.3 “洹”河浪花——遠望商都,殷土茫茫 / 0994.4 燒“卜”視“占”——不問蒼生,偏問鬼神 / 1034.5 “契”刻“文”字——書寫工具,銅玉之刀 / 1064.6 “筆”寫“文獻”——唯殷先人,有“典”有“冊” / 1094.7 “王、士”同源——取象于鉞,權力象征 / 1124.8 五刑之“墨”——施刑用“辛”,刺面曰“黥” / 1234.9 “鋸足”即“刖”——西周“火鍋”,截肢酷刑 / 1284.10 釋“鄉(xiāng)”說《禮》——“鄉(xiāng)”“饗”與“卿”,一字分化 / 1314.11 砍頭“懸”首——以儆效尤,郡縣制度 / 1354.12 “豫”有“象、犀”——環(huán)境變化,興衰密碼 / 1374.13 “箸”與商紂——滑坡謬誤,千年積毀 / 1414.14 “車”上論史——天子駕六,秦人御馬 / 1454.15 “佛”音小考——永平求法,法顯西行 / 1514.16 “祭河”曰“沈”——沉牛沉羊,殉奴殉妾 / 1554.17 “束囊”為“東”——有底曰橐,無底曰囊 / 1584.18 雕玉為“章”——既非“立早”,也非“音十” / 1614.19 次序曰“弟”——繩纏戈柄,兄弟有序 / 1634.20 何以為“家”——定居農耕,建室養(yǎng)豕 / 1664.21 守土衛(wèi)“國”——何尊銘文,中國郵政 / 1714.22 “鼻”從“自”分——認知原理:稱自指鼻 / 1754.23 “盧”先“爐”后——西周媵器,殷商祭品 / 1794.24 “一、三、三、四”——積畫表意,加筆區(qū)別 / 183
第5章 化繁為簡,教你讀懂漢字
5.1 說文解字——四書五經,小學訓詁 / 1905.2 化繁為簡——三種字符,“意”“音”二面 / 1935.3 獨特漢字——中文房間,后發(fā)優(yōu)勢 /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