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走向文壇——最初的試筆
我是少年
燈光
追寄秋白、頌華、仲武
微光
生命之火燃了
驚悸
平凡地毀了一生
一個不幸的車夫
第二輯 入職“商務”——編輯生涯的開始
明年的《小說月報》
《印度寓言》序
《萊森寓言》序
《新月集》譯者自序
《列那狐的歷史》譯序
《兒童世界》宣言
《文學旬刊》宣言
第三輯 山中雜記——獻給家鄉(xiāng)的歌
避暑會
三死
月夜之話
山中的歷日
塔山公園
蟬與紡織娘
苦鴉子
不速之客
山市
第四輯 游學歐洲——塞納河畔的思索
我們在ATHOS上
離別
海燕
大佛寺
阿拉伯人
同舟者
回過頭去
第五輯 師友憶往——友誼的溫情永在我心上
魯迅先生并不偏狹
憶沖鋒的老戰(zhàn)士魯迅先生
永在的溫情
回憶早年的瞿秋白
憶六逸先生
豐子愷和他的漫畫
程及和他的水彩畫
記吳瞿安先生
憶愈之
一位最好的先驅
想起和濟之同在一處的日子
記黃小泉先生
悼許地山先生
悼夏丐尊先生
悼李公樸聞一多二先生
哭佩弦
紀念幾位今年逝去的友人
第六輯 “孤島”蟄居——用筆尖抗戰(zhàn)
暮影籠罩了一切
悼胡詠騏先生
記劉張二先生的被刺
“野有餓殍”
鵜鶘與魚
漢奸是怎樣造成的
最后一課
燒書記
“封鎖線”內外
墜樓人
第七輯 從政九年——為文物古籍四處奔走
給“古董”以新的生命
歷史文物的保護和發(fā)掘
關于民族文化遺產發(fā)掘問題
傳統(tǒng)技術的繼承問題
敦煌文物展覽的意義
朱翊鈞的“地下宮殿”
拆除城墻問題
整理古書的建議
地下出土的書籍
從“軋”米到“踏”米
韜奮的最后
記幾個遭難的朋友們
記復社
“廢紙”劫
售書記
我的鄰居們
秋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