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包括了魚類形態(tài)學實驗、魚類分類學實驗和魚類生物學實驗3部分內容,共20個實驗。形態(tài)學實驗以硬骨魚類輻鰭魚綱為主要觀察對象,輔以軟骨魚類進行比較,包括魚類外部形態(tài)、皮膚及其衍生物、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尿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感覺器官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分類學實驗主要參照Nelson(2006)分類系統(tǒng),多以檢索表形式編寫,并簡述代表種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和分類依據(jù),代表種以常見海洋經濟魚類為主,也介紹一些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生物學實驗包括魚類生物學參數(shù)的測定和測量、年齡鑒定、食性分析、性腺發(fā)育與生殖力等。全書共有插圖306幅,其中彩圖85幅。 本教材是在原《魚類學實驗》教材(ISBN 7-5615-1261-9,1997年版)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從事魚類學實驗教學的經驗修訂編寫而成,在此謹向原教材作者表示真誠的謝意。本教材形態(tài)學部分主要由劉敏和肖佳媚修訂,分類學部分主要由陳明茹和王軍修訂,生物學部分主要由陳明茹和肖佳媚修訂,全書由陳明茹統(tǒng)稿,肖佳媚校對。 本教材主要供作大專院校生物學、海洋生物學、水產學以及相關專業(yè)的“魚類學實驗”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魚類學基礎研究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