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履帶裝甲車輛直線行駛力學
1.1 車輛直線行駛運動學
1.1.1 履帶運動學
1.1.2 車輛整體運動學
1.2 履帶與地面的相互作用
1.2.1 土壤的力學特性
1.2.2 地面對車輛的作用力計算
1.2.3 履帶牽引力和滑轉率關系
1.2.4 掛鉤牽引力
1.3 車輛直線行駛的內部損失和效率
1.3.1 車輛動力需求與供給
1.3.2 動力裝置及其特性
1.3.3 動力裝置的功率損失及其效率
1.3.4 傳動裝置的功率損失及其效率
1.3.5 履帶行駛裝置的功率損失及其效率
1.3.6 車輛的總效率
1.4 直線行駛時作用于車輛上的外力
1.4.1 車輛重力G
1.4.2 掛鉤阻力Rg
1.4.3 地面法向反力N
1.4.4 空氣阻力Rk
1.4.5 車輛行駛的地面變形阻力Rf
1.4.6 車輛牽引力F
1.5 車輛直線行駛動力學方程
1.5.1 車輛質心運動方程式
1.5.2 發(fā)動機牽引力
1.5.3 質量增加系數δ
第2章 車輛直線行駛快速性
2.1 車輛的動力性
2.1.1 牽引特性和動力特性曲線繪制
2.1.2 動力特性曲線的應用
2.1.3 改善裝甲車輛動力特性的措施
2.2 車輛的起步與加速性
2.2.1 車輛的加速過程
2.2.2 加速第一階段分析
2.2.3 加速第二階段分析
2.2.4 加速第三階段分析
2.2.5 提高有級式機械傳動車輛加速性的措施
2.3 車輛的功率利用性
2.4 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2.4.1 車輛燃油經濟性評價指標
2.4.2 車輛燃油經濟性的計算
2.5 車輛的制動性
2.5.1 制動性及評價指標
2.5.2 制動力
2.5.3 制動距離
2.5.4 不同制動方法的制動效果分析
2.5.5 制動效能的恒定性
2.5.6 制動時的方向穩(wěn)定性
2.6 采用液力傳動系統(tǒng)的車輛動力特性
2.6.1 液力變矩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2.6.2 液力變矩器的特性
2.6.3 液力變矩器與發(fā)動機的共同工作特性
第3章 坦克的牽引計算
3.1 確定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
3.2 確定坦克的傳動范圍
3.3 確定排擋數目及中間排擋的劃分
3.3.1 按幾何級數劃分排擋
3.3.2 按典型阻力劃分排擋
3.3.3 按每擋功率利用系數劃分排擋
附錄 坦克牽引計算實例
第4章 坦克轉向運動學和動力學
4.1 概述
4.1.1 基本概念和術語
4.1.2 轉向性和轉向性評價指標
4.1.3 履帶式車輛轉向的特點
4.2 轉向運動學
4.2.1 履帶運動學
4.2.2 整體運動學
4.3 轉向動力學
4.3.1 作用在坦克上的外力
4.3.2 作用在坦克上的外力矩
4.3.3 轉向阻力系數
4.3.4 轉向所需牽引力和制動力
4.4 縱向力和橫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轉向
4.4.1 縱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轉向
4.4.2 橫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轉向
4.4.3 離心力作用下的坦克轉向
4.4.4 結論
4.5 轉向阻力系數實驗原理
第5章 坦克轉向功率平衡和牽引計算
5.1 轉向機構的分類
5.1.1 根據轉向運動學系數分類
5.1.2 根據功率傳遞路線分類
5.1.3 按照規(guī)定轉向半徑數目分類
5.2 轉向功率平衡方程式及轉向時外阻消耗的功率
5.2.1 轉向功率平衡方程式
5.2.2 外阻力消耗的功率
5.3 單功率流轉向機構功率平衡和牽引計算
5.3.1 二級行星轉向機構簡介
5.3.2 操縱停車制動器轉向
5.3.3 操縱轉向制動器轉向
5.3.4 具有獨立式轉向機構坦克的反轉向
5.3.5 對二級行星轉向機構的評價
5.3.6 差速式單流轉向機構簡介
5.3.7 對單功率流轉向機構的評價
5.4 雙功率流傳動原理
5.4.1 概述
5.4.2 雙流傳動功率的分流和匯流
5.4.3 雙流傳動的運動學
5.4.4 直駛時兩路功率的分配
5.5 液壓轉向雙流傳動功率平衡和牽引計算
5.5.1 概述
5.5.2 液壓轉向雙流傳動運動學
5.5.3 液壓轉向雙流傳動動力學
5.5.4 轉向功率平衡和轉向牽引計算
5.6 復合轉向雙流傳動功率平衡和牽引計算
5.6.1 液壓與機械復合轉向
5.6.2 液壓與液力復合轉向
5.7 液壓機械連續(xù)無級傳動
5.7.1 液壓機械連續(xù)無級傳動原理
5.7.2 液壓機械連續(xù)無級綜合傳動
第6章 車輛的平穩(wěn)性
6.1 概述
6.1.1 平穩(wěn)性概念
6.1.2 研究平穩(wěn)性的原因
6.1.3 平穩(wěn)性的研究方法
6.2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和履帶裝甲車輛平穩(wěn)性的評價指標
6.2.1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
6.2.2 舒適性的評價方法
6.2.3 履帶裝甲車輛平穩(wěn)性的評價指標
6.3 隨機信號分析基礎知識
6.3.1 隨機信號分析基本概念
6.3.2 信號的譜分析
6.3.3 功率譜與概率統(tǒng)計特征
6.4 路面不平度統(tǒng)計特性
6.4.1 路面不平度概念
6.4.2 路面不平度的譜描述
6.4.3 空間頻率與時間頻率
6.4.4 空間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