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裘德》(1895)是托馬斯·哈代最后一部長篇小說,自此以后,哈代轉向詩歌創(chuàng)作,《裘德》也被認為是他小說的“天鵝絕唱”。哈代自稱要在書中寫出“靈與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愴的筆調敘述了鄉(xiāng)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劇。裘德貧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艱苦勞作之余,摸索自學,排除重重障礙,來到他視為知識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卻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學門外,壯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聰穎美貌,是繼承父業(yè)的圣像工藝師和受過師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體現(xiàn)了當時英國早已萌動的女權運動,而在氣質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銳激進。裘德與淑作為自我奮斗的男女青年,受當時社會條件制約,付出了高昂而又慘痛的代價,但終難施展抱負?!稛o名的裘德》堪稱哈代最*社會批判力度的長篇;這一對失敗者的生存奮爭和精神追求,是英國十九世紀后半葉鄉(xiāng)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識的一代青年勞動者要求改變自身地位的圖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