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朝代更迭之際,中國歷史上總會出現一些不與新朝合作,依然奉舊朝為正朔的士人,他們被稱為“遺民”。遺民的歷史始自商周之際的伯夷、叔齊,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階層,成形于宋金元之時。至明清之際,則是遺民歷史的鼎盛時期。清末民初,遺民歷史已呈衰微之勢,作為中國最后一代遺民,清遺民延續(xù)了歷代遺民的特征,是遺民群體中重要的一員。對清遺民歷史的研究,是完整敘述遺民史的必要條件。獨特的社會場景賦予了清遺民特殊的遺民性格,體現了“遺民”——這個中國“士”階層中的特殊群體在近代社會變遷過程中自身所發(fā)生的嬗變。深入研究這一嬗變過程,對于理清中國傳統(tǒng)的士人與近代知識分子之間于“裂變中傳承”的辯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清遺民堅守傳統(tǒng)文化立場,致力于傳統(tǒng)學術文化的延續(xù),其學術成果為后人認識、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中國文化近代化方面亦有所貢獻。在文化轉型之際,他們引介西學、“融匯新知”、“開啟來學”,成為新舊學之間薪火傳遞之人。開展清遺民學術文化價值研究,是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遺民心系舊式的社會秩序,竭力維持舊式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延續(xù)舊式文化命脈,因而他們敵視辛亥革命,拒不接受民主共和,排斥新式文化,在民國初期社會中形成了一個“不合時宜”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存在,體現了處于大變革時期的中國社會內部階級結構的錯綜復雜以及文化價值取向的多元性。對清遺民的研究,有助于以更寬廣的歷史視角認識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