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策略三十六計和算法三十六計

策略三十六計和算法三十六計

策略三十六計和算法三十六計

定 價:¥39.00

作 者: 林闖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577270 出版時間: 202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給出了計算機系統(tǒng)設(shè)計策略三十六計和算法三十六計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計算機學科的四種基本的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即四個基本科學問題,包括集分定位、剛?cè)嵯嗄?、供需相應和串并轉(zhuǎn)換。從集分定位出發(fā),在策略三十六計中提出了架構(gòu)設(shè)計十八計,包括時空轉(zhuǎn)換和多種計算模式的計策;從剛?cè)嵯嗄Τ霭l(fā),在策略三十六計中提出了系統(tǒng)特性十八計,包括八類特性設(shè)計的計策,例如,可控性、效率性、安全性和可變性等方面的計策。供需相應和串并轉(zhuǎn)換所涉及的科學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資源管理和任務調(diào)度的算法三十六計中,這些算法計策包含了計算機學科的經(jīng)典和熱點問題,例如,可計算性、多目標優(yōu)化、云計算、軟件定義系統(tǒng)、大數(shù)據(jù)思維和人工智能等。 本書的讀者對象包括計算機學科、系統(tǒng)設(shè)計和算法的研究者,以及對《易經(jīng)》思維和模型有興趣的學者。

作者簡介

  林闖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任系主任。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分別獲得計算機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1  導讀 1
1.1 《易經(jīng)》思維方式 1
1.2 《易經(jīng)》中簡單的數(shù)字與深刻的哲理 8
2  緒論 19
2.1  文化自信 19
2.2 《易經(jīng)》的哲學文化內(nèi)涵 20
2.3 《易經(jīng)》思維與計算機學科發(fā)展 21
3  計算機學科的四個基本科學問題 24
3.1 《易經(jīng)》基本哲學理念與四種基本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 24
3.2  計算機學科的基本科學問題 25
3.3  系統(tǒng)特性與計算和發(fā)展模式 27
4  計策的推理 28
4.1  推理的評價和方法 28
4.2  推理中的變化思維 29
4.3  兵法三十六計與啟示 31
4.4  本書計策體系 32
4.5  策略三十六計和算法三十六計概述 33
5  策略三十六計 38
5.1  架構(gòu)設(shè)計十八計 38
套  集強分弱 40
第二套  集弱分強 46
第三套  集分平衡 52
5.2  特性設(shè)計十八計 59
第四套  剛強柔弱 61
第五套  柔強剛?cè)?68
第六套  剛?cè)峤詰?74
6  算法三十六計 83
6.1  資源管理十八計 83
套  供強需弱 84
第二套  需強供弱 90
第三套  供需平衡 95
6.2  任務調(diào)度十八計 101
第四套  1>N 104
第五套  M>1 109
第六套  M<>N 114
7  后記 119
附錄A  《易經(jīng)》原文 120
卦  乾 乾上乾下 121
第二卦  坤 坤上坤下 124
第三卦  屯 坎上震下 126
第四卦  蒙 艮上坎下 127
第五卦  需 坎上乾下 128
第六卦  訟 乾上坎下 128
第七卦  師 坤上坎下 129
第八卦  比 坎上坤下 130
第九卦  小畜 巽上乾下 131
第十卦  履 乾上兌下 131
第十一卦  泰 坤上乾下 132
第十二卦  否 乾上坤下 133
第十三卦  同人 乾上離下 133
第十四卦  大有 離上乾下 134
第十五卦  謙 坤上艮下 135
第十六卦  豫 震上坤下 136
第十七卦  隨 兌上震下 136
第十八卦  蠱 艮上巽下 137
第十九卦  臨 坤上兌下 138
第二十卦  觀 巽上坤下 138
第二十一卦  噬嗑 離上震下 139
第二十二卦  賁 艮上離下 139
第二十三卦  剝 艮上坤下 140
第二十四卦  復 坤上震下 141
第二十五卦  無妄 乾上震下 141
第二十六卦  大畜 艮上乾下 142
第二十七卦  頤 艮上震下 143
第二十八卦  大過 兌上巽下 143
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上坎下 144
第三十卦  離 離上離下 145
第三十一卦  咸 兌上艮下 146
第三十二卦  恒 震上巽下 146
第三十三卦  遁 乾上艮下 147
第三十四卦  大壯 震上乾下 148
第三十五卦  晉 離上坤下 148
第三十六卦  明夷 坤上離下 149
第三十七卦  家人 巽上離下 150
第三十八卦  睽 離上兌下 151
第三十九卦  蹇 坎上艮下 152
第四十卦  解 震上坎下 152
第四十一卦  損 艮上兌下 153
第四十二卦  益 巽上震下 154
第四十三卦  夬 兌上乾下 155
第四十四卦  姤 乾上巽下 155
第四十五卦  萃 兌上坤下 156
第四十六卦  升 坤上巽下 157
第四十七卦  困 兌上坎下 157
第四十八卦  井 坎上巽下 158
第四十九卦  革 兌上離下 159
第五十卦  鼎 離上巽下 160
第五十一卦  震 震上震下 160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上艮下 161
第五十三卦  漸 巽上艮下 162
第五十四卦  歸妹 震上兌下 163
第五十五卦  豐 震上離下 163
第五十六卦  旅 離上艮下 164
第五十七卦  巽 巽上巽下 165
第五十八卦  兌 兌上兌下 166
第五十九卦  渙 巽上坎下 166
第六十卦  節(jié) 坎上兌下 167
第六十一卦  中孚 巽上兌下 168
第六十二卦  小過 震上艮下 168
第六十三卦  既濟 坎上離下 169
第六十四卦  未濟 離上坎下 170
附錄B  計算機體系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原理的《易經(jīng)》模型 171
B.1  引言 172
B.2  體系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中的基本理念和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 174
B.3  基本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的八卦及六十四卦模型 177
B.3.1  PPCAD基本理念的新八卦和六十四卦 177
B.3.2  新易經(jīng)的解語 179
B.3.3  易經(jīng)的層次模型 181
B.4  設(shè)計理念與對應卦的舉例 183
B.5  總結(jié)與展望 188
附錄C  計算機體系結(jié)構(gòu)的層次設(shè)計:來自《易經(jīng)》
模型的視角 192
C.1  引言 193
C.2  層次設(shè)計的理念 195
C.2.1  體系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中的層次模型 195
C.2.2 《易經(jīng)》層次模塊陰與陽的性質(zhì)和對應的
理念學說 196
C.2.3 《易經(jīng)》層次經(jīng)卦模型和六爻模型的理念學說 198
C.3  層次的發(fā)展變化 199
C.3.1  卦之間的關(guān)系與層次模型的發(fā)展變化 200
C.3.2  對卦與層次模型的反轉(zhuǎn)變化 200
C.3.3  交互卦與層次模型的“腰” 201
C.3.4  跨層設(shè)計 203
C.4  例子 204
C.4.1  SDN層次模型 204
C.4.2  云計算層次模型 206
C.5  總結(jié)與展望 20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