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 愛爾蘭家喻戶曉的作家、詩人,現(xiàn)代主義文學奠基者之一。 生于都柏林市,幼時家境富裕。兄弟姐妹10人,喬伊斯是家中長子。父親多才多藝為人幽默,愛運動愛唱歌愛演戲,但脾氣暴躁,母親為照顧孩子時常心力憔悴。 喬伊斯自幼天資聰慧,童年時在閱讀、寫作、算術、地理以及詩歌吟誦等方面展露出驚人天賦;富有想象力,熱愛惡作劇,是身邊小伙伴眼中的“孩子王”。隨著家庭開支逐漸增加,加上父親嗜酒如命,入不敷出的生活開始伴隨喬伊斯的成長。在小學階段,喬伊斯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因家庭經濟原因一度退學。 11歲時憑借免費名額進入中學,在校期間出類拔萃,他的英文作文被推舉為本年級全愛爾蘭優(yōu)異范文,并獲3英鎊獎金。 16歲時進入都柏林大學學院,博覽群書,廣泛學習拉丁語、法語、意大利語、挪威語、德語。20歲獲文學學士學位,此后為就業(yè)前往巴黎學醫(yī),但內心始終偏愛文學創(chuàng)作。 目睹愛爾蘭時局動蕩,民生艱難,喬伊斯深感失望,他決定尋找新的生活,輾轉歐洲各地,靠教英文謀生,同時筆耕不輟,23歲完成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33歲完成長篇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39歲完成《尤利西斯》,56歲完成《芬尼根守靈夜》。 1940年,因“二戰(zhàn)”爆發(fā),喬伊斯與妻兒前往蘇黎世避難,次年因病逝世,享年59歲。 喬伊斯在小說的內容與形式上,進行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形成獨樹一幟的文體風格。美國《紐約時報》盛贊,將喬伊斯在西方現(xiàn)代文學中的地位與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中的地位相提并論。譯者簡介: 辛彩娜 學者,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愛爾蘭文學和現(xiàn)代主義文學研究,在喬伊斯作品研究領域享有聲譽。 現(xiàn)任教于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7年領銜翻譯了《危險的書:為喬伊斯的而戰(zhàn)》,豆瓣評分高達9.1。 2018年簽約作家榜,經典代表譯作《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