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100種珍本古醫(yī)籍校注集成》,清代張璐(1617-1700)撰??谇蹇滴跞哪辏?695),四卷。卷首無凡例、序例。載藥786條,每條一藥或數(shù)藥,以《本經》藥物為基礎,兼收后世醫(yī)家常用之品,包括《本經逢原/100種珍本古醫(yī)籍校注集成》首載之上黨人參等。分類仿《本草綱目》,計有水、火、土、金、石、鹵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喬木、灌木、寓木、苞木、服器、蟲、龍蛇、魚、介、禽、獸、人等32部。每藥內容分兩部分:藥名下引述《本經》原文或諸家本草載述,闡明性味、功效、主治,以及炮制、產地、性狀鑒別等內容;繼列“發(fā)明”一項,闡釋藥理、臨床應用,以及學術見解、用藥經驗等。對前人所述不當者即予指正。強調辨證用藥,如認為黃連、黃芩、黃柏功能降火去濕止瀉痢,對虛寒瀉痢不宜投用。對藥物配伍應用亦頗重視,如認為白芍為治血痢必用之藥,應配肉桂同用,方能獲斂中寓散之功等。對藥物質量、藥材來源與藥效之關系,以及藥物真?zhèn)舞b別等亦有論述。或以己之見,將各家和本人的臨床經驗所得闡述其中,條理清晰、運用方便。后世對《本經逢原/100種珍本古醫(yī)籍校注集成》有較高評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日:“時珍書多主考訂,希雍書頗喜博辯,璐書則惟取發(fā)明性味,辨別功過,使制方者易明。